歡迎您瀏覽科學網電子雜志。
科學網是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學報社主辦的專業性網站。
目前,科學網電子雜志用戶數量近一百萬人,主要來源于國內各大專院校和研究院所,以及近五萬名海外華人科學家。    免費閱讀
 
構 建 全 球 華 人 科 學 社 區
科學網
www.shang-shan.com
電子雜志
(3月6日至3月12日)  2024年總第881期
 
 通 知  
 
 廣東通知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驗收  3-12
 2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  3-11
 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申報指南發布  3-6
 PASE爬山虎學術交流平臺國際會議
 第十屆能源科學與化學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四月桂林國際會議
 第十五屆計算機工程與網絡國際會議
 2025第17屆智能人機系統與控制論國際會議
 人工智能、數字媒體技術與社會計算國際會議
 
 招 聘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物所2025年人才招聘啟事
 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邀海內外英才加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邀依托申報國家優青(海外)項目
 中國科學院大學李延深課題組誠聘流體力學方向博士后
 “同濟”號智能海洋科考船招聘啟事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合成生物學實驗室

 
 [field]如需修改領域,請您點擊這里  
要 聞    
 
·當學科調整遇上AI,這一輪大學改革底層邏輯是什么?  3-12
·向“種”圖強,以科技之力“把飯碗端得更牢”  3-12
·善于思辨、自我驅動,浙大教授眼里的AI時代生存者特征  3-11
·譚鐵牛院士:擁抱AI,警惕“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  3-11
·贈書 | 乘一艘夜航船,漫游物理世界  3-11
·釋放人才“引擎”活力,科研生態該如何培育  3-11
·三大視角挑選高校“潛力股”  3-11
·聚變堆真空室及總體安裝系統建成并通過驗收  3-10
·今年已連發3篇!他們的研究都圍繞一個關鍵詞  3-10
·擴招2萬人!高校“掌門”“大咖”回應新一輪擴招潮  3-10
·“帽子”治理、分類評價,如何“立”與“破”  3-10
·一周熱聞回顧(2025年3月9日)  3-9
·《科學》(20250307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3-9
·她為何舉報導師,并撤回博士論文部分內容?  3-9
·《自然》(20250306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3-8
·AI時代,做科研要借助4位“巨人”|專訪港城大協理副校長鄭淑嫻  3-8
·正在地里干活的副教授,突然在兩會被“點名”  3-7
·角力下半場,中國AI亦可“通羅馬”  3-7
·多個大科學裝置傳來好消息  3-7
·西湖大學33歲海歸博導:我的實驗室不打卡  3-6
·逐夢火星!我國計劃2030年前后完成火星采樣返回  3-6
·DeepSeek不是中國科技創新故事的“番外”  3-6
 
進 展    
 
·基金申請最后一周!短時間還能做哪些提升? 3-12
·《自然—通訊》:跨越數千里 鯨尿送營養 3-11
·《民族藥理學雜志》:奶牛養殖副產物利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3-11
·《理論與應用遺傳學》:水稻為何能耐低溫?研究找到關鍵信號通路 3-10
·《自然》:科學家證實環磷酸腺苷為植物細胞第二信使 3-10
·《物理評論快報》:芯片光子偏振調控研究獲重要進展 3-7
·《科學》:光首次被轉化為超固體 3-7
·《天體物理雜志快報》:科學家發現7例特殊的“綠豌豆”星系 3-6
·《自然》:古人類使用骨器時間比此前認為的早100萬年 3-10
·《城市》:城市非正規經濟治理領域取得新進展 3-6
·《自然—食物》:升溫1.5攝氏度,糧食產量大幅下降 3-6
·《柳葉刀》:科學家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3-10
·《自然》:研究發現抗動脈粥樣硬化新策略 3-10
·《自然》:阿司匹林可限制癌癥轉移 3-7
·《自然—通訊》:研究揭示肝癌免疫逃逸新機制 3-6
·《德國應用化學》:研究為設計高性能分子篩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 3-11
·《美國化學會志》: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3-10
·《科學》:研究發現碳碳鍵斷裂轉化反應新突破 3-10
·《通訊—材料》:變廢為寶,新型碳基納米材料助力農業應用 3-11
·《國家科學評論》:科學家制備出高強韌仿生陶瓷-金屬復合材料 3-11
·《自然—通訊》:科學家破解均相結構鈣鈦礦薄膜的規?;苽潆y題 3-10
·《德國應用化學》:自然陽光和體溫驅動讓軟體機器人可自主化運動 3-10
·《自然》:AI助力更快探測恒星合并 3-7
·《自然》:基于線程的計算機可制成衣物來監測健康狀況 3-6
·《自然—可持續性》:溫室氣體排放可能威脅衛星 3-11
·《通訊—地球與環境》:月球更多地方可能存在冰 3-10
·《自然》:亞馬孫森林砍伐讓雨季更潮、旱季更旱 3-6
 
博 文    
 
·研究生發SCI/SSCI論文需要知道的10個網站或數據庫(上)  科學網編輯部
·科學網2025年2月十佳博文榜單公布!  科學網編輯部
·紡織大師之十一:姚穆  顧伯洪
·人工智能或可助推學術良知覺醒  鐘定勝
·西湖,早上好  陸仲績
·畢淑敏與心靈可樂  李俠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奇奇怪怪的事情  馬臻
·中期考核(預答辯)發現論文還在“難產”?這些坑你踩了嗎!  徐芳
·靈感似乎已將我遺忘  信忠保
·心理時間,是對經歷的記憶與主觀感受  栗原博
·聊聊“專業學術語言文字表述”話題  劉慶生
·你助推了嗎?  葉春濃
·寫給年輕父母:應送孩子一本《蘇菲的世界》  李博聞
·第一堂課  王善勇
·地質與人的拓撲共生:香港都會之古今傳奇  李玉輝
·獲贈認知大禮,數學家急于領悟  左芬
·學者如何有效地減壓?  秦四清
·嚴厲審視奧卡姆剃刀  武夷山
·讀博感悟“前傳”——“堅持、勇氣、夢想、熱愛”  李博琛
·面對現實還是面對自己  李東風
·玉蘭、紫玉蘭、望春玉蘭、二喬玉蘭、飛黃玉蘭和星花玉蘭!  栗茂騰
·將時態邏輯引入計算機科學的圖靈獎獲獎者——普紐埃利  程京德
·容易誤會的東和西(2)廣東廣西與廣州  馮大誠
 視 頻 直 播     
 
·王大珩院士:留英10年攜全套技術回國“追光”,開拓我國光學事業  3-11
·"我的光芒,不止一面"——致敬不被定義的女科學家!  3-7
專 題 2025兩會科教之聲  
 
·代表委員熱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不是“掐尖”  3-11
·劉繼忠代表:中國航天向“智能航天”加速邁進  3-11
·張福鎖代表:將農業綠色發展交叉創新學科列入國家急需專業學科  3-10
·高松代表:完善投入機制推動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  3-10
·這個話題,委員們搶著說  3-10
·印遇龍代表:推動我國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邁向新高地  3-9
·郝芳代表:構建新時代大學創新體系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3-9
·丁奎嶺代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與拔尖人才培養的“任督二脈”  3-9
·李根生委員:加快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  3-8
·施一公委員:給年輕人更多支持,他們是未來改變世界的力量  3-7
·方忠委員: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物理學基礎研究  3-7
·尚麗平代表:建議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擴容,優化區域布局  3-7
·尹雙鳳代表:從DeepSeek和《哪吒2》中汲取高等教育經驗  3-6
·劉筱敏委員:讓中國科技期刊在數字浪潮中成為“領跑者”  3-6
·張榮代表:加快有序推進高等教育“出海”  3-6
·鄭永飛委員:制造業“卡脖子”非科學技術問題  3-6
·郭國平代表:率先布局“四算融合”的算力體系  3-6
·雷軍代表:加強治理AI換臉擬聲違法侵權重災區  3-6
·張云泉委員:好提案是“跑出來的”,不是“一錘子買賣”  3-6
·邁向原始創新的星辰大海  3-6
·科教界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里的科教新風向  3-6
 
 
 注冊 |  登錄 |  訂閱電子雜志 |  退訂電子雜志 |  續訂電子雜志 |  電子雜志過刊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服務條款 | 聯系方式 | RSS | 舉報 | 中國科學報社 京ICP備07017567號-1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2783 
Copyright @ 2007- 中國科學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