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記者 鄭金武 實習生 唐琳 來源: 發布時間:2011-12-8 13:32:45
鉛酸蓄電池行業困局
 
來自湖北駱駝蓄電池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高國興來北京已有數天。對于京城內各類與鉛酸蓄電池相關的會議或論壇,高國興保持著高度的興趣與敏感。
 
2011年,位于浙江省臺州市的一家蓄電池公司造成周圍168名居民鉛中毒的事件得到證實;位于浙江省德清縣的浙江海久電池公司違規排放鉛,造成當地53人鉛中毒,并有275人被查出血鉛水平超標。
 
上述事件之后,浙江省政府勒令這些工廠停產,并對該省其他273家電池生產商進行調查。
 
而事實上,上述兩起事件僅僅是近年來全國鉛污染事件的“冰山一角”。上海、廣東紫金縣、江蘇常州市、安徽懷寧縣、山東寧陽縣、湖北崇陽縣、湖南郴州市等各地頻發的血鉛事件,推動政府部門加強行業整改和政策立法。
 
2011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內蒙古、江蘇等14個省區被確定為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重點。還確定了138個重點防治區域和4452家重點防控企業,同時根據污染排放情況和環境情況,劃定了141家鉛酸蓄電池企業、7個重點區域,開展鉛酸蓄電池的綜合防控。
 
5月18日,環境保護部下發了《關于加強鉛酸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建立重金屬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并開展2011年專項行動打擊鉛蓄電池行業的違法行為,以遏制兒童血鉛超標事件的高發態勢。
 
政策鐵拳之下,企業不免人人自危。這正是高國興等諸多鉛酸蓄電池企業人士最近滯留京城的原因,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各類會議或論壇場所,希望聯絡官員、專家和行業協會,以便了解更多政策動向,探尋下一步應對之策。
 
多而小
 
鉛酸蓄電池有著廣泛的應用。
 
據了解,在中國,電動自行車工業大約消耗了國產鉛酸蓄電池總量的37%。汽車和摩托車行業緊跟其后,用量約為33%。鉛酸蓄電池還廣泛用于為太陽能光伏,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統提供能量儲備。UPS(不間斷電源)系統、手機發射塔(基站)、叉車以及其他多種應用也占了一小部分。
 
來自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中國約有2000家注冊的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并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廣東和山東等省。為了更好地規范鉛酸蓄電池行業,國家加大了行業重組力度,2007年注冊企業減至1134家。但隨著政策放松,許多小企業又重新開工,企業總數維持在3000家左右。
 
另一份來自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原有的3000多家鉛酸蓄電池企業,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約1800多家,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200多家,不到整體數量的10%,而產值在億元以上的則更少。多而小,是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
 
輕工業化學電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曹國慶介紹,年產值2000萬以上的鉛酸蓄電池企業,中國只有一兩百家。而在鉛用量相當的美國,他們的鉛酸蓄電池企業只有30多家。“我們數千家企業,大量的企業規模太小,形成不了競爭力。”
 
另據估計,電池產量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會持續快速增長。到2015中國鉛酸蓄電池的產量將達到240000 兆瓦時,這意味著從2009年起,年平均增長率為16.7%。如果該目標得以實現,2015年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將要消耗400多萬噸鉛。
 
中國不僅是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出口國。統計顯示,從2003年到2010年,中國的鉛酸蓄電池出口總量增長了約110%,2008年,達到最高紀錄511 369.09噸。由于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了國外需求,2009年鉛酸蓄電池的出口量急劇下降,然而從2010年需求量開始回升。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表明,從2000年到201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鉛酸蓄電池增長了300%。2010年,中國最大的鉛酸蓄電池出口市場是美國(占總出口量的44% ),其次是印度(21%)和歐洲各國。
 
“但出口的情況要細分。在鉛酸蓄電池出口中,占主要的并不是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出口量很大。”曹國慶說,中國鉛酸蓄電池企業的出口量大概占全行業總量的20%左右,外資企業的貢獻量很大,因為國際上知名的電池外資集團都在中國設有生產廠。
 
污染困局
 
小而散的鉛酸蓄電池企業,大多生產工藝落后,而這是導致鉛酸蓄電池行業環境問題頻出的關鍵。
 
在發展中國家,居住在鉛酸蓄電池工廠附近的兒童的平均鉛暴露程度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的警戒標準的4倍,同時這些企業中工人的平均血鉛水平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規定的應調離含鉛工作環境的血鉛標準的2倍。
 
鉛中毒是對兒童健康最嚴重的環境威脅,也是導致職業病發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鉛中毒可導致神經功能的喪失甚至死亡,嚴重程度取決于鉛暴露的程度和時間。中等程度的鉛暴露可導致兒童學習能力大大降低、智商下降,并容易引發兒童多動癥和暴力行為。
 
2010年環境保護部、國家統計局和農業部聯合開展了第一個全國污染普查,以確定主要的空氣和水污染物總量。普查數據表明,在2007年有900噸鉛、汞、鉻、鎘和砷流入環境當中。由熔鉛煙氣釋放到空氣中的排放物最終沉積在灰塵和土壤中,排放到下水道中的含鉛污水最終將流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中國,鉛酸蓄電池的生產和回收是鉛暴露的最主要來源。從2009年開始,國內至少已經報道了30多起嚴重的鉛中毒事件,影響了成千上萬的居住在鉛電池生產廠家和回收機構附近的包括兒童在內的居民和工人。
 
一篇2010年在《環境科學》發表的研究性論文提到,對135名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的工人進行體檢,結果表明這些工人的平均血鉛水平(BLL)為43 ug/dL,超過正常水平的4倍。
 
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協會總裁Perry表示,隨著中國和全世界的汽車、電訊和太陽能工業對鉛酸蓄電池需求的增長,中國的電池生產工業飛速發展,而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則沒有跟上。這種情況導致了幾百例排放違規事件,在電池生產和回收工廠周邊區域造成了廣泛的鉛污染和鉛中毒。
 
不過Perry也指出,中國電池生產增長和出口增長有很緊密的相關性。從1996年到2010年,中國對美國的鉛酸蓄電池出口增加了20倍。“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高污染、高耗能的事轉到發展中國家,美國出口40%的鉛礦給中國,美國同時從中國進口40%的鉛酸蓄電池。”
 
“沒有污染的產品,只有污染的工藝。”來自生產企業的高國興對此體會也很深。他表示,在大企業里面,由于有資金和規模的優勢,可以進行整體規劃,生產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先進的技術來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
 
“比如機板制造,用傳統的制造方式產生的鉛煙比較多,容易形成大量的酸霧和酸水,F在都是采用電池化成工藝,基本不產生排放。”高國興說,這些措施是可以促進行業發展的,也能夠減少整個行業的排放。
 
“但目前確實是需要制度制約和相關政策的推動。”高國興說,因為采用環保技術設備,往往會大幅增加企業的成本,沒有一定的資金和規模,很少有企業會采取這樣一些環保措施。
 
回收癥結
 
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鉛產量的75%應用于鉛酸蓄電池。這些鉛在電池的生命周期中至少要損失一半。主要原因是采礦業落后、大部分鉛礦石冶煉廠效率低以及電池回收工序不合理。
 
1999年以來,中國國內的鉛消耗量年增長率約達20%。中國還是世界鉛生產大國,2010年,全國生產了約4 200 000噸精煉鉛。
 
由于電池行業的快速增長,中國還要進口鉛和鉛礦石用于鉛酸蓄電池的生產。2008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鉛礦石比上一年增長了160%。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進口了1 602 895噸鉛礦石及精礦,還進口了21 534噸精煉鉛。
 
但與中國大量采用鉛礦的情況不同,美國更多地是開展再生鉛利用。曹國慶介紹,美國目前鉛冶煉廠有16家,其中只有1家是原生鉛廠,另外15家是再生鉛廠。“到2014年,如果不出意料的話,那一家原生鉛廠也要關閉。也就是說,2014年以后美國的鉛冶煉廠全部是再生鉛廠。”
 
前述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協會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一共產生了260萬噸廢舊鉛酸蓄電池。“如果將大部分的廢舊電池回收后送到大規模高效的鉛酸蓄電池回收廠進行集約化的處理,對中國是非常有利的。”Perry說。
 
但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建立一個回收廢舊鉛酸電池的綜合網絡。雖然2003年國家頒布的《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生產商和進口商有回收廢舊電池的責任,《循環經濟促進法》也提到生產商應回收廢舊電池,但是沒有具體的條款來執行。
 
此外,沒有規定由哪個政府部門監督收集和對違規的企業進行處罰。因此,目前在中國還沒有有效的實施措施和全國統一的回收廢舊電池的規劃方案。政府監督的缺失,以及缺乏有組織的回收系統,導致小型回收廠大量出現。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從事回收廢舊電池的各方包括電池生產商、回收企業、再生鉛冶煉廠以及個體戶。個體戶約占60%;電池零售商占18%;汽車修理店和4S(專業汽車服務連鎖店)占5%;電池生產商占8%,再生鉛回收企業占9%。據估計,這些回收的廢舊電池,有17%的電池會流到電池生產商,41%到小型冶煉廠,42%到大型電池回收廠。
 
由于小規模回收廠不建設高成本的污染控制設施,還會逃稅、不辦理許可證,也不交其他費用,他們一般都能夠給出更高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這樣就影響了有更高效率的正規企業的回收量。
 
“我認為關鍵的問題是需要有大規模的回收能力,這樣才有可能在大規模水平上做現代化的‘回爐’再生鉛生產,同時用現代化的手段做污染控制。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沒有系統化、大規模、現代化的回收。”Perry說。
 
單從技術角度而言,目前國內已有新的回收技術能避免回收過程的污染。來自河北保定風帆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工程師梁云超說:“新的回收技術可以將鉛酸蓄電池99%的成分進行回收,采用化學方法,而不是采用燃燒還原,這樣可以保證清潔回收。”
 
梁云超表示,回收技術和電池制造是結合在一起的,在將來,新的生產線的前半部分做廢舊電池的回收,出來就是隔板、合金、回收物質,這樣效率很高,沒有污染,可真正實現全綠色再循環。
 
曹國慶也表示,廢舊電池是再生產的原料,政府的政策也要支持企業建立好的回收商業模式,促進產業鏈建設,這樣才談得上是循環經濟。
 
政策利劍
 
針對鉛酸蓄電池的生產和回收過程中涉及到的環境和職業安全問題,中國也在積極推進相關立法和監管制度。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鉛污染問題的國家環境標準,包括為了整合這個行業意在關閉一些小型低效工廠的法規。
 
例如,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相關部門制定了《廢鉛酸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自2010年3月1日實施。
 
該標準適用于廢舊鉛酸蓄電池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回收)等資源再生過程的污染防治,并可用于指導資源再生企業建廠選址、工程建設以及建成后的污染控制管理工作。該標準延伸了生產者強制回收廢棄電池的責任,而且回收的廢電池只能由政府批準的回收企業進行處理。
 
再如早前出臺的《鉛酸蓄電池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規定了產生有害因素的部門(車間或工段)的邊界至居住區邊界的最小距離。在這份標準中,按照生產規模及近5年的平均風速,規定了最少300米、最多80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
 
然而,隨著各地頻頻出現“血鉛超標”事件,引發了環境保護部對全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的停產整頓,并在浙江、廣東、河南等省大范圍采取了專項環保整治,責成企業停產自查衛生安全防護距離。
 
同時,環境保護部又于5月18日下發了《關于加強鉛酸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锻ㄖ芬幎ǎ獜钠髽I的立項、審批、驗收、生產和監管各環節,依法依紀對當地政府以及有關部門責任人員實施問責,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造成較大影響的,取消其3年內在環保系統評先資格。今后凡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的地區,當地政府主要領導應承擔領導責任!锻ㄖ访鞔_要求“建立重金屬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
 
“如果前述這些法律都能得到充分的執行,對違規企業的懲罰措施也能到位,這個行業的狀況將有所改善。”有專家如是說。
 
生死存亡
 
2011年3月28日,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監察部、司法部、住建部、工商管理總局、安監局、電監會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將鉛酸蓄電池企業的整治作為2011年環保專項行動的首要任務,對全行業進行徹底排查。并在2011年7月30日前,各。ㄗ灾螀^、直轄市)要在媒體上公布轄區內所有鉛酸蓄電池企業(加工、組裝和回收)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截至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鉛酸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再生鉛)企業1930家,其中,被取締關閉583家、停產整治405家、停產610家。
 
“換言之,目前僅有12.4%的發放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達到環保要求。”曹國慶對公布的結果大為吃驚。
 
對于這次“肅鉛風暴”,高國興直言,“對很多企業是沉重的打擊。”
 
不過這樣的整頓給很多企業也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對于大型企業來說,通過環保整頓,某種程度上能夠規范現在的市場。大型企業應該利用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借機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如果措施不到位,“肅鉛風暴”對于打游擊的小企業也是機遇。一些較為偏遠的地方,由于整頓的觸角觸及不到,那里的小企業將會拼命生產,加快推動自己的產品進入市場。高國興有些無奈:“行業里的一些朋友告訴我,這么多年了,還從沒遇到過今年這么好的生意。”
 
出路冥想
 
事實上,單純從產品角度而言,鉛酸蓄電池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雖然由于環保措施不到位,發生了多起與鉛酸蓄電池行業相關的鉛污染事件,但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鉛酸蓄電池污染環境,而且性能很差,沒有新技術”。
 
楊裕生表示,中國應該在持續治理鉛污染的同時,支持鉛酸蓄電池研發技術,研制高比能量、壽命長的高新技術鉛酸蓄電池,并呼吁在汽車行業推廣和使用鉛酸蓄電池。
 
“鉛酸蓄電池有安全、廉價的絕對優勢,是鋰離子電池望塵莫及的。國外的鉛酸蓄電池發展了許多新技術,性能不斷提高。如果拿出相當于近十年來支持燃料電池的一半經費來支持鉛酸蓄電池,我相信其能量和循環壽命能提高到與現在動力鋰離子電池接近的水平。”楊裕生建議,應該積極發展鉛酸蓄電池微型電動汽車,嵌入先進的電機和電控技術,做出安全、節能、適用、廉價的新型電動汽車。“這也是一項創新的工程技術。”
 
對于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回收問題,曹國慶呼吁:“不要一棍子打死。”
 
曹國慶說,首先應該加強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骨干企業做大做強,整合或關停弱小企業。同時,積極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環保工藝裝備水平、檢測能力,建立環保自查自檢的長效機制。解決長期積累的污染問題,通過清理整頓,從根本上扭轉鉛污染問題。
 
Perry也建議,中國政府針對鉛酸蓄電池行業有很多規章制度,為了防止環境違規行為出現,必須加大強制執行的力度,對違規者處以更高的懲罰。并且,“僅僅符合現行標準,并不足以防止對健康和環境造成影響。”
 
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協會的報告亦建議“針對大規模的有效的收集和回收廢舊鉛電池,應制定指導準則”。
 
報告說,盡管現在中國政府要求電池生產商必須回收廢舊電池,但是并沒有具體指導該如何回收。如果電池是由生產商大規模回收,就能夠實施一套控制污染的更高效的系統,追蹤運輸一直到授權回收商。為了便于生產商收集廢舊電池,必須通過規范的過程建立統一的激勵機制,以鼓勵個人和企業將回收的廢舊電池送到有授權的回收站。
 
同時,提高行業透明度十分必要。如果大宗消費者了解到電池供應商違反監管規定或導致鉛中毒和污染,他們可以迫使這些公司作出改善。“鉛酸蓄電池制造和回收公司應當被要求披露其每年在空氣、水和廢棄物中的鉛排放量。”
 
國家出臺的相關規劃,將對未來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曹國慶表示,應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配合實施規劃。例如,“借力行業協會,可以推動電池行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建立起電池行業的環保數據庫,進而促進行業的清潔生產。”■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1年第12期 焦點)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