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見習記者 張文靜 來源: 發布時間:2014-2-12 16:59:30
“海終端”升起“云平臺”

 
“她背起藥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還裝著整個村莊��”
 
在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禮上,這段深情的頒獎詞,讓公眾認識了來自大山里的殘疾鄉村醫生周月華和艾起夫婦。
 
夫妻二人“爬”遍青山、送醫上門的事跡令人動容。而在鄉村醫生艱難付出的背后,隱藏的是我國鄉村基層醫療令人擔憂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基層衛生建設處于醫療衛生體系發展的邊緣地帶。許許多多居住在農村山區的居民,無法得到基本的公共衛生和基礎醫療保障,“看病難”成了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
 
如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在運用創新設計,力圖解決這個難題。其打造的“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簡稱“海云工程”),正在許多邊遠鄉村地區的醫療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村民家門口的診療室
 
一大早,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前高溪村村民吳文營就來到了村衛生所。村醫林思旭熟練地將吳文營的身份證放在一個讀卡器上,與之連接的設備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他的診療檔案,姓名、性別、年齡、何時檢查過何種項目、結果如何等信息一覽無遺。
 
“老吳,好多天沒測血糖了?”林思聰問。
 
“是啊,上一次測是上個月15號。”吳文營回應道。
 
由于患有糖尿病,吳文營經常需要檢查血糖、尿常規等。以前,村里的衛生所沒有相應設備,每次需要檢查時,吳文營都要到縣醫院去,不僅一來一回要花費一整天的時間,還要搭上不少車費。
 
而現在,吳文營再也不用這樣折騰了。在村里的衛生所,他就可以輕輕松松地完成所有需要的檢查。而且,村醫還會用設備將他的診療過程和結果保存起來,形成健康檔案,為今后的檢查提供參考。
 
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村醫林思旭辦公桌上那臺比臺式電腦還小的設備——“海云工程”中的“海終端”設備。
 
自2011年8月起,吳文營所在的福建省寧德市就在蕉城區4個鄉鎮36個村設立了海云工程項目試點。實施一段時間后,村民反響良好。而后,“海云工程”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據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的介紹,到2014年底,要在全市符合條件的衛生院、所將海云工程全部覆蓋。
 
“海終端、云平臺”
 
那么,“海云工程”到底是什么呢?
 
“海云工程”,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開發研制的一項惠民工程。它運用數字化手段,通過設計研發更便捷、成本更低的基本治療和康復設備,將醫療保障體系覆蓋到村衛生室,從而為基層民眾的日常診療提供條件,同時建立起覆蓋面更廣的全民健康檔案。
 
具體來說,“海云工程”項目由兩部分組成,其中“海”指的是“海終端”設備,而“云”則指的是“云平臺”軟件。
 
“海終端”設備,也叫多參數健康檢查儀,如同一個便攜式的出診包。雖然體積小,但它的功能很齊全,包含心電圖、11項尿常規、血壓、血氧、體溫、脈搏、血糖、檢眼鏡、檢耳鏡等多項基礎檢查功能。
 
鄉村醫生利用“海終端”設備,不僅可以進行日常診療,還可以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進行慢性病管理等。
 
而“云平臺”軟件,則是指通過網絡將“海終端”設備產生的數據相連,并加以分析利用。利用“云平臺”,醫務人員可以輕松實現鄉村二級醫療衛生數據的采集、分析、存儲和利用等目標。
 
“海云工程”的實施使傳統鄉村醫療設備中只能使用“老三樣”——聽診器、血壓器、體溫計的情況得到了改變,而工程中的三個主要設備——便攜式檢查儀、診斷儀和檢查床,則被村民們親切地成為“新三樣”。
 
創新設計服務基層
 
美國科學院院長Ralph J. Cicerone曾說:“以前我們都是強調如何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而忽視了對成本的考慮。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口需要的是如何以較低成本獲得醫療保障,西方的科研人員、大公司都應來研究低成本醫療這個課題。”
 
而“海云工程”正是迎合低成本醫療這一需要的創新產物。由于能夠有效解決實際需求,“海云工程”實施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在內蒙古自治區,利用“海云工程”設備的“自治區小藥箱工程”已經在全區范圍內得到了推廣,覆蓋內蒙古21個蘇木衛生院,為牧區的普通民眾提供小藥箱達400個,給當地牧民帶來了診療便利。這一工程也成為了2011年度衛生部“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醫改新舉措”之一。
 
同時,“海云工程”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科技部啟動的“非洲民生科技行動”中,中國科學院為援建非洲“全科模塊化箱房診所”提供了技術支撐,向非洲50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
 
為推動“海云工程”的產業化,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還成立了深圳龍崗低成本健康產業育成中心。截止2013年10月,已入園企業達到11家,2012年產值突破了2.5億元。同時,深圳市低成本健康產學研資戰略聯盟已經匯集了33家成員。“海云工程”相關設備的產業化具有了一定的規模。
 
如今,“海云工程”在示范規模、產業隊伍和實踐經驗方面已經做好了全面服務基層醫改的準備,并將繼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基層醫改新模式�!�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4年1月刊 中國好設計)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