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時間:2014-7-28 15:32:57
摸清中國草地家底

 
草原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41%,是農田面積的3倍,林地的2.5倍,在提供生態保障、食物安全和其他重要資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黃河80%的水量,長江30%的水量均源于草原區。草地是人類三大食物來源之一,天然草原和栽培草地是我國重要食物源基地,六大牧區生產了占全國總產量27.1%的牛羊肉、35.5%的牛奶。同時,草原牧區蘊藏巨大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因此,摸清草地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恢復草地健康,發展草地農業,保障食物安全符合當前國家的迫切需求,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戰略意義。
 
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中國草地生態保障和食物安全戰略研究”啟動會于2012年11月9日召開。項目匯集了20余位工程院院士,30余家研究機構的全國草業及其相關領域一線的頂尖專家參與項目實施。項目辦公室設在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項目組組長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干,副組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和南志標,顧問組由孫鴻烈、馮宗煒、汪懋華、山侖等多名院士組成。
 
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提出,項目總體設計立足于中國實際情況,同時以全球視野,借鑒國際經驗來考慮我國草地的生態功能和食物安全問題。通過客觀分析我國草地生態現狀,闡明草地生態與食物安全的關系。其最終任務就是提出我國未來十年到二十年草原發展需求、戰略思路、發展目標、總體布局、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議,包括重大政策建議、重大科技專項建議和重大工程建議,為政府制定我國草原健康可持續發展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涉及區域涵蓋我國七大草原類型區,項目實施的目的是摸清家底,分析形勢,確定目標,尋求突破,客觀分析我國草地生態現狀,闡明草地生態與食物安全的關系,分析我國社會發展對草地資源現存量的影響、對動物源食物和生態安全的需求,結合我國農業的現實格局和世界農業的發展趨勢,提出我國草業中長期發展方略,草業分區發展戰略與政策、科技等保障措施,農牧耦合的模式與建設途徑,為政府提出保障草地生態和食物安全的重大措施建議。
 
項目設置6個課題,從現狀分析開始,分別對我國草地的生態功能、草原生產力、農區草業,以及草業保障體系等角度深入總結分析,全面闡述發展草地農業在生態保障和食物安全中的作用,最終形成我國草地農業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4年6月刊 建言)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