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 包曉鳳 ■ 見習記者 李勤 來源: 發布時間:2014-7-30 16:46:3
人才為本,打造“云”時代工作站
——訪北京安貞醫院院士專家工作站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在醫院成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聘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作為駐站專家。在安貞醫院的管理層看來,北京唯一一家醫院型院士工作站落地安貞醫院,與該院“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建設方針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我院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目的是滿足本院技術創新的需求,搭建人才交流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的平臺,從而起到把院士、專家等高端人才引入企業,與醫院臨床資源相結合,有效發揮高端人才在醫院重大項目的執行、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安貞醫院院長魏永祥在接受采訪時道出了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初衷。
 
“人才寶貝心頭肉”
 
安貞醫院是以治療心肺血管疾病為重點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在全國享有盛譽。魏永祥認為,安貞醫院對人才資源的重視可以形象地用該院在治療心肺血管疾病的特色來描述——人才寶貝心頭肉。
 
安貞醫院十分重視自身人才培養,涌現出一批以馬長生為代表的我國著名心血管內科領域的領軍人才,同時院內成立了人才評價咨詢委員會,建立了人才后備庫存,并選派優秀青年業務骨干出國研修。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立讓安貞醫院進一步認識到引進人才以及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近年來安貞醫院在引進人才上動作頻繁,如引進了美國心血管生物研究領域高級專家杜杰,從阜外醫院引進心臟外科大血管著名專家孫立忠及其團隊和小兒心臟外科著名專家劉迎龍,從中日友好醫院引進腎內科專家諶貽璞及其團隊,新組建了腎內科,彌補了安貞醫院學科建設的空白。
 
據魏永祥介紹,去年安貞醫院又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平臺,分別從阜外醫院、齊魯醫院外聘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曉東、張運來院指導工作。
 
魏永祥對記者特別強調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對于安貞醫院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他說:“這些高層次人才的加入,不但對加強我院傳統重點學科實力、彌補其他專業空白和短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使我院科研水平大幅提升,課題數量、質量及科研經費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借力院士收獲頗豐
 
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讓安貞醫院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與進站院士的研究成果對接使安貞醫院收獲頗豐。
 
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安貞醫院與陳潤生院士合作開展外顯子捕獲測序定位和SNP尋找主動脈瘤的致病基因和易感位點,與表型進行關聯分析,篩選出個體化危險性評估、早期診斷與分子分型的最佳致病基因和SNP位點,為研發可用于人群個體化危險性評估、早期診斷與分子分型的芯片作好了準備。生物芯片可以監測特定基因的變化,判斷病因、預防監測病情,評價預后。
 
據安貞醫院院士工作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安貞醫院還與陳潤生的團隊合作,利用Hiseq對頸動脈斑塊及主動脈瘤等組織樣本的轉錄組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在發病過程中LncRNA的作用以及LncRNA在不同分型的疾病中的表達量水平的差異,探索可能成為潛在的生物標志物的LncRNA,為該類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新思路。
 
同時,安貞醫院與程京及其團隊也展開了密切的合作,通過高血壓致心臟損害的致病基因檢測,為早期干預、早期診斷和個性化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新的靶點。
 
2009年年底,安貞醫院建立了省部共建教育部心血管重塑相關疾病重點實驗室,在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后,安貞醫院聘請了陳潤生、程京作為該實驗室委員,指導實驗室的工作,同時又與兩位院士圍繞新的遺傳致病因素、疾病專斷芯片展開了合作研究。
 
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玉杰表示:“醫院的院士專家工作站集中了轉化醫學先進的技術和信息,對我們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非常有意義。”
 
盼“科技紅娘”走向“云”時代
 
院士專家工作站對安貞醫院的科研事業發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這也啟迪了其他醫院,目前朝陽醫院、宣武醫院、腫瘤醫院等都提出了建站需求。
 
魏永祥認為,如果其他醫院也能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就能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資源共享,建立一個促進高新技術交流的平臺,這是一件好事,應該廣泛推廣。
 
他建議說:“科協一是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推動力度,了解醫院科技需求,幫助聯系相關專業的院士和高層次專家。要將‘工作站’做實,不但注重數量建設,更要注重質量建設。”
 
周玉杰則認為,院士專家工作站跟“婚姻介紹所”一樣,是“科技紅娘”,把院士的研究工作與醫院對接,促進了醫院水平的提升。
 
但是,周玉杰話鋒一轉,說:“‘紅娘’雖好,其他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后,還是要注重‘接地氣’,即加強成果轉化。安貞醫院在近幾年科研業績飛速發展,科技成果不斷產出,盡管如此,仍然感覺到成果轉化問題一直是個難題。因此,建議院士專家工作站多關注成果轉化,逐步實現科研同企業的對接力度,使科研成果盡早有效地惠及老百姓。”
 
為此,魏永祥建議,應該建立產業集群,實現資源共享,把大醫院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相關成果向外延推廣,擴大影響范圍。
 
周玉杰也十分贊同工作站實現資源共享,他補充道:“在大數據時代,醫院已經實現了遠程會診和手術,我希望以后工作站專家也能借助電子化平臺多與我們交流。傳統概念里工作站一定要有實際場地,現在這個時代為什么不能有‘云站’?如果所有院士工作站以后都能使用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交流,那么更有利于發展。”■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4年7月刊 風采篇)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