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時間:2014-7-30 17:13:34
北京市院士專家工作站成果薈萃(三)
 
集聚創新人才優勢 提高科研技術水平
 
大興生物醫藥產業以“以嶺藥業”為依托建立院士工作站,邀請多位院士將科研院校的科技創新要素和創新優勢向企業匯聚,加強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僅對“以嶺藥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大興區乃至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目前進站院士與專家有5人,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程書鈞、楊寶峰、姚新生、吳以嶺,他們與公司開展了關鍵技術聯合攻關、重大項目研發、科技交流與合作、高層次人才培養等工作,提高了公司科研技術水平,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與姚新生共同承擔“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參松養心膠囊物質基礎研究”課題;與程書鈞合作開發治療宮頸癌的中藥—宮頸康凝膠劑,其中合作的中藥制劑宮頸康已完成了制劑中試工藝研究等等。
 
發揮院士專家技術優勢 為企業科技創新服務
 
二十一世紀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4年來,公司充分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這一重要平臺,以企業創新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及其團隊的作用,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智力保障,特別是作為北京市首個引進外籍院士的工作站,在國際合作、技術引進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該工作站已擁有進站院士專家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薛永祺,遲耀斌研究員以及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馬丁·斯維汀爵士,同時聚集了以進站院士專家為首的數十位包括院士、研究員、教授在內的常年穩定的頂級專家咨詢團隊。
 
建站以來,進站院士、專家對于公司的各個項目都給予了極大的關切與指導,并做出了大量實效具體的工作。為帶動我國空間信息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大幅提高我國遙感數據的自給率,促進各行業遙感業務應用和產業的不斷發展作出了貢獻。
 
協同創新機制 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
 
神華國華院士專家工作站于2011年1月11日成立。公司與高金吉、鐘群鵬、岑可法三位院士簽訂了聘用協議。成立以來,緊密圍繞公司發展急需解決的疑難問題,最大限度發揮優質社會資源作用,院士專家團隊圍繞重點課題協同創新,既解決了問題,又培養了人才,并收獲了成果。
 
目前,院士專家工作站已開展了四個項目的研究:即國華印尼電廠褐煤濕煤末回用技術研究、印尼褐煤燃燒技術及鍋爐選型研究、超超臨界機組蒸汽管道應力分布在線監測系統開發及應用研究、西門子1000MW汽輪機組N+1支撐軸系動力學特性及故障部位判斷研究。
 
神華國華院士專家工作站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把院士、專家等高端人才引入企業,幫助企業解決技術疑難及技術瓶頸、培育創新型人才,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促進了國華企業內部創新資源的調整、優化、升級,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攜手院士工作站 提升創新能力
 
中冶京誠于2011年11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了企業院士工作站。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成為首批進站院士。工作站成立后,公司先后邀請鋼鐵研究總院干勇、清華大學柳百成、同濟大學沈祖炎、蘭州大學周緒紅等院士到公司開展學術活動,為中冶京誠創新工作給予指導與幫助。
 
院士工作站成立以來,中冶京誠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到,通過集科研合作、顧問咨詢、前瞻研究于一體的院士工作站,能有效調動院士專家與企業合作的積極性,特別是有效促進院士成果產業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有力地推動鋼鐵工程技術服務業務的快速發展。一是利用院士工作站建設,在公司內部營造更加濃厚的創新氛圍,中冶京誠每年邀請院士作學術報告,開展專題研討等活動。二是院士工作站建設與企業技術攻關相結合,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充分發揮院士專家的專業技術影響和聯系渠道優勢,為企業搭建有效的產、學、研、用新業務模式。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4年7月刊 成就篇)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