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天海/編譯 來源: 發布時間:2014-9-1 16:24:59
鈣鈦礦電池的“除鉛計”
 
太陽能電池材料的新晉成員“鈣鈦礦”近幾個月表現尤為突出。但在現實世界中仍面臨諸多問題,首先就是優質的鈣鈦礦中含有毒性極強的鉛。
 
現在,兩大獨立研究小組均開發出不含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迄今,該產品只有6%的轉換效率,僅為含鉛型轉換效率的三分之一。但3年前含鉛的鈣鈦礦電池也只有這么低的效率。因此只要快速追趕,就能憑借不含鉛的新性能將鈣鈦礦電池盡早推入市場。
 
鈣鈦礦是結晶礦物大家族中的一種。雖然近百年來一直為人熟知,但直到2009年才用于太陽能發電。自那以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由3.8%增至19.3%。相較之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作為領先的產業化技術,轉換效率達25%。
 
但是鉛可能成為鈣鈦礦的最大障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該化合物是類鹽的礦物質,容易在水甚至潮濕空氣中溶解。一想到溶解的鉛滴到使用太陽能板的家庭屋頂上,任哪個公司也不太敢將這種技術進行商業化。
 
因此,兩大團隊的新研究成果可以為這種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兩隊都采取了相似的方式,在復雜的晶體結構中以電子結構類似的錫替代了鉛。 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Henry Snaith與同事在網上發布的論文稱,他們制作的含錫的鈣鈦礦電池最高效率為6.4%。美國西北大學材料學家Robert Chang與同事在《自然·光子學》發表的論文則報告了效率為5.73%的類似的太陽能電池。
 
“雙方都做的不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學家Yang Yang表示,為了符合商業化標準,鈣鈦礦電池必須要便宜、安全、耐用,并能在大型太陽能板中制造,這個領域的研究才剛剛開始。Yang的團隊日前剛剛創造了19.3%的含鉛鈣鈦礦電池效率記錄。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4年8月刊 科學·此刻)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