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位置的斯里蘭卡,能夠連接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東南亞、南亞以及非洲和歐洲沿線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一環。從中,斯里蘭卡不僅能在航空、海運、能源、商貿和旅游等多方面得到發展,還能解決其長期存在的困境。
其中與中國科學院開展的安全供水合作項目就是一個例證。
不明原因慢性腎病是在斯里蘭卡中部干區高發的慢性疾病,患者多達40萬人,約占地區總人口的15%、全國總人口的2%,且患者多是30~60歲的男性,患病后將逐漸失去勞動能力,治療費用成為患者家庭和地方衛生機構的沉重負擔。
世衛組織的前期研究表明,該地區主要以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水中污染物的聯合作用可能是導致不明原因慢性腎病發生的重要原因。為此,斯里蘭卡多次就安全供水合作尋求中國支持。
2014年,應斯里蘭卡國家供排水委員會邀請,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專家訪問斯里蘭卡,與斯方專家一同深入斯中部干區進行考察,并與貧困山區不明原因慢性腎病患者座談,深入了解了該地區的安全供水的現狀和迫切需求,就雙方今后的合作領域初步達成了共識。
今年3月中旬,應斯里蘭卡城市發展與供排水部邀請,中科院專家代表團再次訪問斯里蘭卡。代表團先后會見了該國供排水部部長、供排水委員會主席、佩拉德尼亞大學常務副校長及斯飲用水安全專家,現場考察了康堤(Kandy)供水廠。在與斯供排水部部長的會見中,雙方商定將在斯中部圣城康提共建“中斯水技術研究與示范聯合中心”,并以此為平臺開展合作研究、人才培養、設備研發和技術示范等活動。
3月下旬,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的共同見證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與斯城市發展與供排水部哈奇姆部長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了《中國科學院與斯里蘭卡供排水部合作備忘錄》,標志著雙方在安全供水領域的實質性合作邁向了新的階段!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提供文圖)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5年4月刊 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