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邁 吳廖 來源: 發布時間:2015-8-27 17:17:0
綠色生物制造引領未來經濟

 
綠色生物制造產業是生物產業與工業制造產業相互融合、交叉發展的一個新興領域。因其原料資源來源的廣泛性和可再生性,加工方式的清潔、高效且環境友好的優勢,綠色生物制造產業必將逐步取代傳統化石經濟。
 
7月23~25日,在2015年度國際生物經濟大會舉行期間,由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承辦的“綠色生物制造”分會成功舉辦。
 
分會包括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系統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工藝以及綠色生物基塑料三大主題內容,邀請到國際經合組織、德國工業生物技術集群等國際組織官員,美、德、新加坡、盧森堡等國的專家學者,以及我國生物制造領域的知名專家和行業領袖,圍繞生物燃料、化工品、生物基材料等方向的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及其生產應用等發表最新進展情況,共同對我國綠色生物制造產業發展進行展望和建議。
 
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
 
當前,發展生物經濟替代石油經濟已是全球共識。
 
生物質代表著未來。德國工業生物技術產業集群主席Manfred Kircher在分會報告中引用一系列數據說明,生物質目前已作為原料廣泛應用于生物燃料、氨基酸、膠粘劑、表面活性劑、增塑劑、洗滌劑、顏料等產業,并表示生物經濟已從第一代“糧食作物生物質”步入“非糧生物質”時代,即將進入第三代“可回收原料生物質”時代。
 
經合組織政策分析師James Philp在報告中透露,經合組織目前正發展生物質可持續性的衡量和評價系統,制定相關政策,以更好解決未來生物經濟發展中可能產生的國際糾紛。
 
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是目前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瘜W和生物分子工程系講席教授趙惠民指出,合成生物學將成為生物技術第三次浪潮的新引擎。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執行院長徐訊則提出,生物制造對合成生物學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組學理論來改造和合成基因(組),最終構建細胞工廠,按人類意志進行高效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是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性革新。
 
在分會上,新技術平臺和新研發成果也引起了各方的關注。美國能源部桑迪亞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吳衛華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合成生物學構建高效基因工程菌,生產各種萜烯類化合物;蘇州泓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楊平介紹了新一代合成生物學技術平臺Syno??3.0及其應用的開發;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李智和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研發總監吳文平就生物催化和新酶開發發表了最新成果。
 
系統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工藝
 
如何將系統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工藝進行有效的結合,與會專家提出了合理的構想。
 
德國漢堡工業大學生物過程與生物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曾安平提出全新的生物生產體系,對以可再生資源來生產化學品和燃料的生物加工工程進行根本性創新,生產效率較現有生產體系顯著提高。他提出廢棄物處理、可再生能源和電生物技術將會成為生物經濟的一個新的戰略發展方向。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生物煉制中心主任阮榕生向臺下的觀眾介紹了一種創新性微波快速氣化法,可將生物質和固體廢棄物生產成為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品,成為“變廢為寶”的典型案例。
 
美國伯克利分校教授N. Louise Glass和來自盧森堡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員何鋒則介紹了如何利用系統生物學來分析一些動態的網絡化的細胞生理過程。
 
同時,瀘州老窖的專家介紹了新型固態釀造生物工藝技術;山東龍力的專家則介紹了玉米芯的生物煉制工藝,建立了玉米芯“吃干榨凈”式的新型產業鏈。
 
綠色生物基塑料
 
在“綠色生物基塑料”專題中,分會邀請到了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其向公眾正式介紹了生物基材料的定義、分類、趨勢及其存在問題,并透露了生物降解塑料的標準化工作進展和今后發展趨勢。
 
在討論中,武漢華麗環?萍加邢薰径麻L張先炳呼吁大力發展生物基塑料行業,推動綠色生物制造。新疆建設兵團農業推廣站站長王林則以十幾年來在新疆推廣應用生物降解地膜的實例證明,應用生物降解地膜是徹底治理殘膜污染的有效途徑,可在全國大力推廣。據悉,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已聯合幾家生物基新材料企業共同承擔國家發改委生物基材料重大工程專項“天津市(京津冀地區)生物基材料制品應用示范”,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建設生物基材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綠色生物制造產業是關系到國家發展與未來國際經濟地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目前我國的產業影響力仍非常有限。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生物技術研究所正致力于為我國綠色生物制造產業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保障,并堅信綠色生物制造將引領未來經濟。
 
研究所秉承“開放、聯合、國際化”理念,為同行間深入探討國內外產業發展環境和趨勢、廣泛交流產業技術的最新研發進展搭建了有效平臺,同時也向公眾推介了綠色生物制造的概念,加強了公眾對綠色生物制造產業可持續、綠色清潔、高效高附加值優勢的了解,希望可以引導公眾更多關注和支持生物經濟的發展!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5年8月刊 研產牽手)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