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時間:2016-8-19 15:30:3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Anthony J. Leggett:
為量子互聯網打下堅實基礎

 
在太空上遠距離對量子力學的預測進行檢驗,我認為這將是非常有趣的一項試驗。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即便在這顆衛星上無法實現),在相隔約2~3光秒的情況下,讓人類觀測員進行“Einstein-Podolsky-Rosen-Bell(EPR-Bell)理論”的測試;假設他們的報告能夠得出明確的結果,那么這就會阻礙現有的測試中所謂的“塌縮的定域性漏洞(collapse locality loophole)”,并為客觀的定域性理論等此類問題的“棺材”釘上最后一根釘子。
 
如果此次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上的實驗能夠獲得成功,那么它肯定會為最終的量子互聯網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對于量子互聯網是否將成為未來全球通信潮流的疑問,我認為,量子互聯網是否會建立起來,這取決于(可操作的量子計算機的情況也是如此)國際社會是否認為這種系統的收益大于成本。但我可以想象,最初它的成本將會十分高昂。
 
中國擁有一大批非常杰出的科學家。在過去的幾年中,實踐證明,中國在基礎科學上的投入要遠遠高于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因此,中國能夠加入到全球空間科學的事業中來,這必將進一步推動該領域的進步。
 
而我也會推動相關的科學家進一步關注最終的“EPR-Bell”測試,盡管這將可能是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事情。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6年5月刊 關注)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