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布開克。
這里正是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總部的所在之處。
作為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的“主力軍”之一,從成立至今,桑迪亞一直將國家層面的安全需求當作自己的最高使命。甚至可以說,桑迪亞的發展史,就是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國家安全需求的變化史。
服務國家
如果對桑迪亞的歷史追根溯源,那么大概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鼎鼎大名的曼哈頓項目。
在成立之初,桑迪亞是作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左膀右臂”而存在的。其主要任務是從事核武器系統中非核部分的研究開發,如設計電氣系統保險、解除保險、引爆、發射系統、中子發生器和指揮控制設備等。
1948年,桑迪亞實驗室建立。次年,桑迪亞公司成立并開始負責管理實驗室的日常運營。1956年,桑迪亞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利弗莫爾的第二實驗室開始運行。
從上世紀60年代起,桑迪亞開始不僅僅局限于與核武器相關的研究,逐漸開始拓展實驗室的新方向和新功能。
1971年,美國國會授權原子能委員會(AEC),希望其能肩負起開展能源研究的重任,發展更多有效的方法來滿足國家對能源的需求。于是,AEC開始鼓勵旗下的實驗室推進能源研究并建立委員會,負責推行今后國家的能源政策。
桑迪亞在其中可謂不負眾望。兩年之內,桑迪亞為國家提交了21個能源項目建議,同時開始著手進行太陽能技術、風能技術,光電技術,以及提高化石燃料回收率等領域的相關研究。也正是從這時起,能源研究開始成為桑迪亞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
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正式將桑迪亞納入美國能源部“麾下”,阿爾布開克也換上了“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全新牌匾。
進入21世紀后,雖然研究內容在變,但桑迪亞的初衷未改,始終以國家安全為最高宗旨,圍繞“9·11”事件后的美國國家安全需求展開了一系列研究。
2001年,桑迪亞發明的泡沫去污劑被國會山建筑采用,用以中和炭疽,隨后這種泡沫開始廣泛地應用于毒品實驗室的清潔;2003年,桑迪亞的研究人員創造了超高溫陶瓷,這種新的輕型材料可以經受2000℃的高溫,并有望在航天領域發揮巨大潛在功用;2010年,新的離子束實驗室建成,使得桑迪亞的物質分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2011年,桑迪亞與Cray公司簽訂合作研究發展聲明,雙方共同建立超級計算機研究所,向大數據問題發起挑戰。
完美蛻變
如今,桑迪亞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桑迪亞公司負責運營和管理。在桑迪亞公司的管理下,實驗室不僅作為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局(NNSA)的項目承包商履行著義務,同時也為聯邦、各州府機構、公司和組織提供服務與支持。
正如前面所說的,桑迪亞很早就開始承接非軍事任務,例如從事能源、環保、技術轉讓和醫學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和開發。自冷戰結束以來,桑迪亞開始更加強調對外開放。
桑迪亞將自己的軍用基礎技術,特別是制造技術、微電子學和電子數據處理技術都向工商業界開放;電池、燃燒器系統、機器人、光學、液壓和低溫系統,以及太陽能電池和風力渦輪的制造和最終測試設備向社會開放;另外,一個國內裝備最好的、由計算機控制的化學合成實驗室,以及一個設備齊全的微電子學開發實驗室亦向社會開放。
目前,桑迪亞的研究重點主要覆蓋四大領域:核武器研究,即確保美國的核武器是安全、保險、可靠的,并且能夠為國家的威懾力提供支持;國防系統與評估,通過一流的科學、技術、工程水平保護國家安全,并為全球安全問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能源與氣候研究,長期致力于為美國提供安全的能源,同時確保相關能源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國際、國土以及核安全,實驗室將不遺余力地為解決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災難事件等相關的國家最高風險事件提供有效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憑借著卓越而重要的研究工作,優質的工作環境,與學術界、工業界和政府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及成立以來在美國歷史上的“顯赫戰功”,桑迪亞對全世界優秀的研究人員有著近乎“致命”的吸引力。慕名而來的研究人員在桑迪亞取得的成績,也得到了業內同行的一致認可。
如今,桑迪亞約有員工10000名,大多數都在位于新墨西哥州阿爾布開克的總部工作,另一部分是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利弗莫爾的第二主實驗室,其余的員工則分散在美國甚至世界各地——他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提供著足以改變世界的創新、可靠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