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等單位承辦的“2016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簡稱軟博會)”今夏在北京如期開幕。
在北京展覽館展廳里,帶有“云計算”標簽的展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而其中,格外引人關注的是3個月前剛剛進軍云計算領域的“新秀”——中科睿光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睿光)。
展臺前,中科睿光首席執行官何牧君向頗感興趣的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介紹了中科睿光新發布的兩款產品:虛擬化管理軟件CloudVirtual6.2和基于該軟件的全新一代云計算操作系統Cloudview SVM Edition 2.0。
去年10月30日,中科曙光與VMware公布,雙方將在云計算領域開展合作計劃,面向快速發展的中國云計算市場合作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并共同組建合資公司。
自此以后,雙方動作頻頻。從籌劃到成立,從新聞焦點到走進市場,中科睿光的神秘面紗正逐漸被揭開。
云計算“新軍”
作為中科曙光與全球云基礎架構和移動商務領導廠商VMware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中科睿光“先天”集成了這兩家底蘊深厚的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優秀基因”。
繼承了中科曙光“自主創新,服務中國”的理念,中科睿光從誕生之初就將目標設定為“發展成為在中國最具價值的云計算產品及服務提供商,為中國企業提供國際一流的云計算產品與服務”。
4月13日成立當天,中科睿光首次發布兩款新產品:Cloudview SVM Edition 2.0以及CloudVirtual6.2。
全新的云計算操作系統Cloudview SVM Edition 2.0,充分利用VMware在全球領先的虛擬化技術以及曙光先進的云計算管理系統,兼具“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和“融合計算、存儲、網絡等虛擬化技術”等特點,是中科睿光“專門為中國用戶打造的新一代云計算管理系統”。
過去幾年,云計算操作系統Cloudview已歷經多個版本的演進。從2011年全國首個100%自主研發的1.0版本橫空出世,到如今發展成為目前國產云計算操作系統領軍型產品,Cloudview一貫秉承自主可控的理念,在計算、存儲、網絡等方面不斷升級技術,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云計算基礎設施管理的需求。
另一款博得眾人眼球的新產品是虛擬化管理軟件CloudVirtual6.2。鑒于本土企業對簡化運維、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業務連續性的需求,CloudVirtual6.2將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技術整合至同一云平臺。
該軟件以穩定、安全、可靠為根本,致力于打造高可用性、恢復能力強的按需基礎架構,是企業將IT資源遷移至公有云或私有云環境的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云操作系統需求的不斷增長,曙光已經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產品生態圈。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Cloudview SVM Edition 2.0可配合中科曙光的服務器、存儲等硬件,為中國用戶提供“一條龍”的云計算基礎架構解決方案,這與本屆軟博會“促進兩化深度融合,服務制造強國建設”的主題不謀而合。
“智慧之光”照耀中國
“中科睿光的成立還只是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成為No.1的國產云計算平臺,同時產品和服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何牧君說。
之所以對云計算時代下中科睿光的發展前景信心十足,除了坐擁“全球云計算領域的領頭羊”和“中國領先的信息系統服務商”的優勢外,中科睿光對云計算市場的未來有著自己的理解。
“在加入中科睿光成為CTO后,我其實花了蠻多時間往返于中國不同的城市。在此過程中,我意識到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就是中國的云計算市場在未來幾年將會呈現出蓬勃發展、快速增長的狀態。”中科睿光首席技術官陳宏如是說。
在陳宏看來,云計算的發展歷經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經濟性,即通過云計算,企業可以降低成本。安全、簡單、經濟是該階段云計算的訴求。
第二個階段是敏捷性,如何實現應用的靈活性和彈性伸縮,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因為在云環境下,企業應用在云的操作系統上比之以往單機版的逐個部署、逐個管理,在敏捷性上能夠獲得巨大提升。
第三個階段是加速創新,這是云計算的最高境界。所以,中科睿光的使命就是幫助用戶實現這樣的云計算演進路徑,并快速達到第三階段。
當下,企業已經拉開云轉型的大幕,要從傳統應用的云化過渡到云原生應用的模式。而企業并不需要去關心底層基礎架構以及平臺層的技術,只需要關注快速創新,并把它轉化為快速發布和迭代的應用提供給最終客戶。
這對于中科睿光來說,機遇不可多得。未來幾年,云計算將呈現出快速的增長勢頭,屆時國產云操作系統將會有更大的馳騁空間。
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安全可控。因此,對于中國而言,要想做到可控,國產化是至關重要的途徑。正如陳宏所言,國產的云操作系統,會面臨著諸多的市場機遇。
但萬變不離其宗。國產云操作系統要想占據主動,必須要做到安全可控,更符合本國市場,以及能夠促進本土創新及產業發展。
盡管是新起之秀,中科睿光已經“出手不凡”。站在技術創新的業界最前沿,中科睿光將在未來云計算版圖上揮灑“智慧之光”,助力中國云計算產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