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經過初賽、決賽、再到總決賽,歷時9個月的“3D圈圈杯”第九屆全國3D大賽暨3D大會在江蘇省常州市科教城圓滿落幕。全國637所院校、培訓機構及企業的550支參賽團隊角逐出了大賽的各類獎項。
而本屆全國3D大賽最吸引業界和學術界專家的,就是大賽組委會推出的“數字工匠”的概念。據了解,本次大賽以“3D設計助力工業互聯,數字工匠支撐智能智造”為主題,以“發現3D數據工程師的秘密”為口號,重點推進“面向中國制造2025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產教融合培養試點示范工程”。
“數字工匠”
那么,什么是“數字工匠”?它與西方發達國家傳統意義上的工匠又有怎樣的區別?
據大賽組委會介紹,“數字工匠”精神就是充分利用3D數字化技術來設計、制造和操控物理實體,用意識空間的智慧在數字Cyber空間中隨心所欲地打造3D數字化產品數字模型,然后在物理實體世界中形成真實產品,一次做對,一次做優,一次達成優異的客戶體驗與滿意度。
的確,在弘揚大國“工匠精神”的今日,站在數字化技術新起點的制造業也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培養新時代意義下的“數字工匠”精神。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與制造業發生深度融合,產生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工業”與“互聯”兩個時代關鍵詞的疊加,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
正如2016年出版的著作《三體智能革命》中所提出的“三體智能模型”:物理實體、意識人體、數字虛體之間的三體聯接、三體融合有可能將是科技和產業走向智能的核心原理。
事實上,除了人類自身,人造的物理系統與數字系統都在走向智能化。通過賽博空間所構建出來的物理世界的數字影像,不僅可以一改高成本、周期長的傳統工業實踐方法,而且可以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實現全社會的知識共享。把握好“三體智能模型”,有助于“中國制造2025”的實現,更能讓產業界在迎接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與挑戰面前準備得更加充分。
全國3D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楊海成在近期舉辦的2016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上指出,“實際上,信息技術、‘互聯網+’代表一個新的時代,就是用網絡這個巨大的知識和智慧處理的機器,使人類進入智慧大規模生產發展的新時代。”
因此,“數字工匠”——更具體地說是“3D數據工程師”,成為了工業變革與升級的重要一環。對于掌握三維數字化技術人才的產業需求正逐漸呈現出井噴的狀態。
“每周都有企業到我們這里來要3D設計方面的人才。有的企業來的時候憂心忡忡地跟我講,如今不怕接不到設計項目,就怕接到了項目沒人做。”全國3D大賽暨3D大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3D動力集團總裁魯君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掌握3D技術的“數字工匠”的“供”“求”不平衡,拖住了不少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腳步,同時也阻礙了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進一步深度融合。
培養數字時代先行者
在魯君尚看來,在工業4.0時代,產業所需要的其實并不僅僅只是碩博士組成的高端創新型人才,也不只是低端操作型的普通技能人才,還要包括位于橄欖型中部的“數字化應用型人才”。
然而,由于社會、行業、教育、從業者本身等認知上的缺失,導致這部分“中端”人才大量缺乏,使得人才結構呈現“兩頭粗、中間細”的啞鈴型。
在他看來,數字時代的“數字工匠”不同于傳統工業時代的工業工匠,更不同于農耕時代的工紡工匠。他們不是普通工人,也不是科學家,更難以獨自做出發明創造。但是他們是數字時代的先行者,正通過自身所具備的數字化技術和團隊互聯協作力量,成為傳統工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的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
9年以來,全國3D大賽一直孜孜以求的,正是在全國范圍內引領、培養、選拔出一批批可以率先進入數字化設計制造領域的應用型人才。
“今年全國3D大賽的主題緊扣數字化,并且圍繞‘工匠精神’將二者結合,非常順應當前的發展趨勢。中國從制造大國到強國,需要有能夠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而數字化和工匠的結合,就完全符合現在中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其中,網絡化和智能化是未來更高的目標,而數字化是其中重要的基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高級技術專家張紅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全國3D大賽自2008年發起舉辦以來,在9年內吸引了全國上千所高校和數千家企業累計超過600多萬人參賽,省賽獲獎選手超過12萬人,國賽獲獎選手超過1萬人,成為引導、培養、選拔、認證三維數字化技術人才——“數字工匠”的重要第三方平臺。
2015年,第八屆全國3D大賽暨3D大會推出國內首個三維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測評與認證體系(簡稱“3D四六級”)以及3D圈圈網,為行業提供了一把衡量人才3D技術能力的尺子,為實現3D人才價值、解決產業3D人才緊缺問題提供了一個雙向服務的平臺,成為了完善我國3D人才培養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3D圈圈網自推出以來,已有數萬家3D應用企業陸續入駐。
今年,為了有力地支撐“數字工匠”概念的推出,同時給企業遴選、甄別、招聘、晉級3D人才提供客觀的指導標準和參考,并為全國3D大賽獲獎選手的3D技術能力提供真實靠譜的信任憑證,第九屆全國3D大賽聯合3D圈圈網、世紀互聯、啟迪數字科技等合作伙伴,率先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云端數字認證,不僅為工業互聯時代的數字化人才和企業雇主之間搭建起安全互信的人才認證平臺,也為產業界和教育界的產學研進一步融合開拓了新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