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 唐琳綜合報道 來源: 發布時間:2017-1-23 22:8:0
都是圣誕“惹的禍”

 
圣誕節會讓你想到什么?
 
大街小巷掛滿的彩燈,悠揚溫馨的祝福歌曲,家家團圓的喜悅氛圍,還有足夠讓人好好休養生息的超長假期。
 
然而,圣誕節卻也不都是美好的記憶。當這個一年一度的假期與心臟疾病聯系在一起時,恐怕沒人高興得起來。
 
“圣誕節日效應”
 
在美國,冬季是心臟疾病頻發的季節。美國醫學專家觀察發現,圣誕期間更是心臟疾病發病的高峰期,發病和致死率都明顯高于整個冬季的平均水平。
 
因此,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社會學家David Phillip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圣誕節日效應”(Christmas Holiday Effect),或者“圣誕快樂冠心病”(Merry Christmas Coronary)。
 
那么,為何圣誕節與心臟疾病高發之間有著如此“詭異”的聯系?
 
此前,醫學專家們普遍認為這一規律可能是由圣誕節期間寒冷的天氣所造成的——畢竟圣誕時節是美國全年中溫度最低的時間。
 
然而,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卻為寒冷天氣“翻了案”。這份研究在對新西蘭圣誕節期間的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正值夏季的新西蘭,在圣誕節期間同樣存在心臟病病發和致死峰值的情況。
 
為了排除寒冷氣候的潛在影響,研究者們這次專門選擇了圣誕節在夏季的新西蘭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對新西蘭1988~2013年間的超過73.8萬個死亡記錄進行統計與調查,結果顯示,其中大約有19.7萬人的死亡與心臟疾病相關。
 
不僅如此,這份研究同時顯示,在醫院之外的地方,超過4.2%的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死亡都發生在12月的最后一周與1月最初一周之間,而這恰巧與圣誕節和新年假期的時間吻合。
 
并且,在全年其他時間心臟病病發和致死人群的平均年齡約為77.1歲,但在圣誕假期期間病發和致死人群的平均年齡則更低,約為76.2歲。
 
“這有力地證明了‘圣誕節日效應’并非是由氣溫或者其它與冬季相關的因素引發的。”領導此項研究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Josh Knight博士分析指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寒冷的天氣并不是引發“圣誕節日效應”的罪魁禍首,但也不意味著其完全沒有責任。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在美國,圣誕期間寒冷的天氣加之頻發的流感,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死亡率呈季節性走高。
 
顯露的真相
 
由于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的,因此它并沒有證明圣誕節假期或者氣溫直接致死或者導致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死亡。同時,研究人員也沒有對新西蘭的日氣溫進行追蹤——因為這里屬于海島氣候,在其它的研究中,也沒有出現因為太熱或太冷等極端天氣波動而導致的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死亡案例。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從這項充滿新意的研究中尋找到有關“圣誕節日效應”發生原因的蛛絲馬跡。
 
“當氣溫因素被排除在外后,剩下的合理因素的范圍就小得多,諸如社會、健康以及衛生系統等方面相關的危險因素。”Knight補充說。
 
研究人員認為,圣誕假期期間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死亡率的增加,可能與假期期間的情緒應激、工作壓力水平、飲食及酒精攝入量、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較少等因素有關,這些變化都可能造成身體不適從而引發急癥。
 
比如,已有的研究表明,過度飲酒與人們較大可能發展為心臟疾病或者發展為需要治療的心臟疾病之間有聯系,沒有參與此項研究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大學Tim Stockwell博士指出。
 
而引發“圣誕節日效應”的另外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探親、旅游等所致的物理環境的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就醫時間的延遲或者刻意避免在節日期間接受治療。
 
這一點不難理解。由于圣誕假期期間人們旅游出行較為頻繁,行程也比較遙遠和復雜,旅游者對當地的基礎醫療設施和環境都不熟悉,這很可能造成對健康情況警惕性的下降以及就醫時間的延遲。
 
“圣誕節期間,人們通常會去新西蘭旅行,這樣就會讓病人遠離自己熟悉的醫療環境。而這會延誤看病。”Knight表示。
 
研究人員也指出,還有可能就是一些病危的患者一直掙扎著,想要直到與朋友和愛人度過最后一個圣誕節后才安然離世。“早前已有研究稱人能夠調節他們的死亡時間,而這也是‘圣誕節日效應’的另一個解釋。”Knight補充道。
 
“還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也被懷疑與圣誕假期期間較多的心臟疾病致死現象有關,比如冷空氣導致的更多的呼吸道感染,不及時的健康護理以及壓力的增加。”Stockwell在郵件中也確認了這些原因。
 
Knight表示,想要正確分析出“圣誕節日效應”的原因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時,醫學專家們也警示假期出行的人們,在旅途中要時刻關注并重視身體不適的前兆,注意警惕,并提前了解出行目的地當地的醫院等基礎醫療設施!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1月刊 健康)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