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著“中國光學事業搖籃”美譽的吉林長春,矗立著一片奇特的建筑群。
它們好似一個個連接在一起的積木塊或魔方,錯落有致卻又別出心裁。駐足觀察,又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絡繹不絕進出建筑的人群中,似乎以青少年和兒童居多。
原來,這里正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專業科技館——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的所在之處。
自2017年開館以來,這座以“科技之光·引領未來”為主題的光學科技館始終堅持公益性、社會性、文化性、科學性、創新性的完美結合,不僅為科研、教育、傳媒等機構開展科普宣傳工作搭建了一個權威的信息交流、溝通合作的平臺,更填補了我國國家級專業館的空白。
千呼萬喚始出來
說起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的由來,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我國光學工程主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王大珩。
建設一個中國人自己的光學科技館是王大珩一直以來的心愿。他生前曾多次表示:“中國光學科技館,無論建在哪里,都是全中國人民的光學科技館。希望整個光學界團結起來,齊心協力把中國光學科技館建設好,運行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而他也在不遺余力地推動著這一愿望的實現。2007年8月29日,王大珩、丁衡高、周炳琨、母國光4位院士聯名致函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了《關于建立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的建議》。獲得批示后,經過北京、上海、吉林、四川、湖北5省市的激烈競爭,國家發改委于2009年7月31日批準在現在的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基礎上,籌建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之后,一切可謂是水到渠成。
2011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在建的國家級光學科學技術館冠名問題的復函》,提出吉林省長春市在建的國家級光學科學技術館館名可定為“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2013年11月10日,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布展設計施工總承包工程竣工驗收;2017年2月26日,吉林省發改委對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進行項目驗收。
經過近十年的醞釀與籌建,2017年初,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正式開館運行。從完成布展工程至今,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已接待各類觀眾達30萬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超過7000人。團隊建設、運營維護能力、運行保障工作均取得長足進步。
走進光學世界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能夠在開館僅僅半年多就吸引到如此眾多的參觀者到此一游?
奇妙之光、千年光輝、神州光華、光的探索、光的時代、光彩世界、光的未來……或許,從7個主展廳的名字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特色顯著,獨一無二。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專業科技館,在展廳、展項、展品設計與研發方面可謂是下了大工夫:不僅廣泛征求國內外光學專家及學者的建議及意見,還充分發揮長春這個光學搖籃基地的資源優勢,以長春光機所、長春理工大學為依托,組建技術專家組,設計、研發具有光學特色的展品、展項,力求為參觀者帶來多樣化和立體化的光學科普體驗。
目前,光學科技館的展館除了上述提到的7個主展廳外,還有1個特別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同時還設有光學實驗室、光學加工車間和光學圖書館。展館按照光學技術分類和過去、現在、將來所形成的矩陣展開,主要包括光學發展史、功勛專家、基礎光學、應用光學、工程光學、國防光學專業展廳和會議中心、臨時展廳等配套服務設施。
同時,展館以“觀察光的現象、探索光的本質、發展光學技術、回顧光學歷史、展望光學未來”為邏輯與展示動線,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向觀眾展現絢麗的光學現象,揭示由淺入深的光學原理及廣泛的光學技術應用。
不得不提的是,在常規科普展示內容之外,展館還陸續開發出具有光學特色的豐富多彩的科普互動活動,力求在活動中強調實踐和動手能力,積累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尤其是具有展館特色的親子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以簡單的光學原理為依托,巧妙地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再結合科普輔導老師的細心講解與耐心指導,培養了孩子們的思考與動手能力。
另外,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還積極與國際光學展館保持密切聯系,不定期進行學術交流,為世界光學科普合作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光學科技館已經集光學科技成果展示、光學知識普及教育、光學科技發展研討及國際光學合作交流等多項功能于一身,堅持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群眾性和普及性,趣味性和互動性,時代性和前沿性,國際性和開放性,為科研、教育、傳媒等機構開展科普宣傳工作搭建了一個權威的信息交流、溝通合作的平臺。
而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專業科技館,光學科技館更在充分認識自身優勢、責任與使命的基礎上,為自己量身打造了“科技之光·引領未來”的主題。
如何理解這一主題?
“未來,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將努力建設成為高標準的光學科技普及和實踐教育基地、光學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中心、光學歷史記載和文化傳承中心、光學科技發展促進和研究基地、國家光電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中心。”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館長楊華民告訴《科學新聞》。
“光學科技館承擔著向觀眾展示最前沿的光學科技成果,提供完善光學文獻數據和檢索平臺服務,創建光學科技展品研發中心,成立權威光學檢測實驗室,編撰出版光學科普讀物,推動國內外光學科普合作交流的重要使命,對我國專業科技館建設及展覽展示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們會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精神,牢記使命,甘于奉獻,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