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泉琳/整理 來源: 發布時間:2017-3-15 21:21:46
邢志忠:為自己的文字留下一個空間

 
《美國科學家》雜志官網的博客欄目曾發表過這樣一篇文章,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學院的博士后Paige Jarreau針對科學博客博主做過一項持續多年的問卷調查。
 
博主開博的動機是Jarreau最為關心的內容之一。經調查發現,51位被訪談博主中,有31位是為了通過逗樂、有趣的內容向非專家受眾傳播科學而開博。其次,有的專家就是喜歡寫文字,博客對他們而言是自我表達的一種形式,是在圍繞科學話題的媒體和公眾討論中發聲的一種手段。
 
可能對不少科學網的老博主來說,當初開博很重要的動力是來自媒體人的邀請,并不一定有非常清晰的主觀目標。不過,科學網知名博主邢志忠卻是個特例。
 
早在2005年,邢志忠便開始撰寫博客。他可能是國內最早真正接觸科學博客的科學家。曾有過在美國費米實驗室“量子日記”網站撰寫博客的經歷,當科學網于2007年成立上線以后,便在科學網博客上開辟了一個“個人小天地”,他想要為自己的文字留下一個空間。
 
十年來,作為科學網成立上線以來首批活躍的博主之一,邢志忠在科學網累計發表了414篇博文。據科學網博客頻道統計,在博文平均點擊量排行榜上,他的博文以12511的點擊量排名第四。與此同時,他還經常與科學網網友們進行密切交流,積極參與科學網組織的多次網絡訪談以及線下論壇、活動。
 
作為科學網的“老朋友”,幽默睿智的邢志忠在其博客里,對專業學術研究的介紹、對科學界公共話題的“指點江山”以及理論物理科普系列、個人隨筆、感悟等文字,以及與網友的交流,都讓人受益匪淺。
 
盡管邢志忠是一位從事“高大上”的理論物理學研究的學者,但是他更愿意關注“人”。他總是以人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待學生,看待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學家。
 
雖然他自稱是個非常嚴厲的導師,但他的博客卻總是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兒:費曼的真性情、有教職無薪酬的女物理學家、霍金的眼淚、笑傲江湖的萊德曼、朗之萬的師生情連最近推薦的兩本書都是人物自傳——馮小剛的《我把青春獻給你》和小柴昌俊的《我不是好學生》。
 
在發表各種精彩的博文之外,邢志忠也積極投身于科學網組織的各項活動。比如2012年3月8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在北京宣布,發現了中微子的第三種振蕩模式。隨即,科學網便組織網絡訪談,邀請了邢志忠和曹俊兩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與廣大網友就“聚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的話題進行交流。
 
同年7月,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發現,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在科學網舉辦的網絡訪談中,邢志忠就“‘上帝粒子’是什么”的話題與網友在線交流。通過在線訪談的形式,拉近了與公眾的距離,促進了科學知識的傳播,也提升了科學傳播的效果!
(邢志忠,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2月刊 博主)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