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琳/整理 來源: 發布時間:2017-3-15 21:21:46
|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武夷山被公認為是科學網最勤奮的博主。
從2007年4月26日初次發表博文《作家安徒生與科學家奧斯特的友誼》至今,3600多天以來,武夷山以平均每天超過一篇的更博速度,保持了近10年,累積發表博文數量超過6000篇。
從2007年的《譬喻與創新》、2008年的《前瞻眼光從何處來》、2009年的《寫一篇高質量論文需要多長時間?》,到2010年的《關于我國科技情報工作的幾點思考》、2011年的《科普的“信”與“達”》、2012年的《生命的意義通過學習而獲得》;從2013年的《最新版基于互聯網的世界大學排名》、2014年的《2012年中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致謝內容分析》、2015年的《F5000論文是怎么評選的?》,到2016年的《創新者必讀書17種》、2017年農歷大年初一仍然按時更新的《創新測度中有待探索的盲區》
10年來,武夷山用6000多篇來自科研、工作與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字,傳播著知識與信息,傳遞著見解與體會。而在10年間從不間斷的堅持更博,令人感嘆其驚人的毅力與熱情之外,更獲得了一大批科學網博主與用戶的支持與贊譽。
如今,無論是武夷山每一篇博文下的評論區,還是博客的留言板,都已經成為他與科學網眾多博主與用戶的專屬交流區:學術上的探討,科研生涯的咨詢,前沿觀點的辯論以及生活感悟的分享,都成為了這里的主題。
轉眼間,10年過去,在以武夷山為代表的200多萬名來自海內外科教界的科學網博主和用戶的熱情參與和支持鼓勵下,科學網博客這一平臺不僅成為華人科學界討論熱點話題、進行學術交流和社交活動的重要平臺,還成為科學界思想火花碰撞的舞臺,爭鳴創新的原創發源地,更成為凝聚共識、影響中國科技體制變革的助推劑。
而作為科學網正式上線后即注冊開通博客的最早一批博主之一,武夷山對科學網博客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一邊感受著“科學網博客的影響力”,一邊寄托著“對科學網博客網的期望”。
“據攝影家侯藝兵回憶,歷史學家蔡尚思聽說侯藝兵在做《世紀學人》(一本攝影集),就為侯寫了幾句話:‘不難有初有,而難于持久,一切都不茍,才可能不朽’。衷心希望科學網博客網的所有參與者都像蔡先生要求的那樣一絲不茍地做下去,將這個博客網做成一個長壽網站。”他在博文中寫道!
(武夷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2月刊 博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