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泉琳綜合報道 來源: 發布時間:2017-4-21 20:3:37
“全民閱讀”路線圖為“書香社會”導航

 
中國自古便有“耕讀傳家”的傳承,贊譽讀書識字的詩文更如汗牛充棟。然而,如今的中國著實讓人尷尬。
 
曾在網絡上讀過印度工程師孟莎美寫的一篇名為《不閱讀的中國人》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寫道,在法蘭克福飛往上海的飛機上他看到,玩iPad打游戲的基本都是中國人,沒人讀書。孟莎美十分感慨,一個有著最悠久閱讀傳統的國家,現在的國民卻難以坐下來看書。
 
事實上,不知從何時起,在我們周圍充斥著的都是無時無刻拿著電子產品的人,他們或游戲,或聊天,或追劇在電子產品上閱讀的人寥寥無幾,更不要提拿著紙質書閱讀了。我們從什么時候開始,不愛讀書了?這個問題確實難以回答。
 
但是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注意。畢竟,閱讀不只是個人文化素質的問題,更關乎整個中華民族的國民素質和文化強國的問題。“全民閱讀”活動也因此應運而生。
 
2016年恰逢“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的第十年。
 
在這十年中,從最初的中宣部、原新聞出版總署(現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到全民閱讀工程被列入《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再到“全民閱讀”先后被寫入十八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全社會閱讀氛圍漸入佳境。
 
在2016年年末,國家在全民閱讀上連出“重拳”。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促進優秀公共文化產品的提供和傳播,支持開展全民閱讀。”這是全民閱讀首次進入國家法律。
 
12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了《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制定的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為建設“書香社會”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指南。
 
明確十大任務 集中發力
 
此次發布的《規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相關專家歷時三年多編制而成,共分十二章(含序言)。
 
根據十年來全國各地各部門開展全民閱讀的好經驗好做法,該《規劃》提煉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在內容,提升質量;少兒優先,保障重點;公益普惠,深入基層”的基本原則,科學遵循了全民閱讀工作的規律和屬性。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十項主要任務,即舉辦重大全民閱讀活動,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大力促進少年兒童閱讀,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推動全民閱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提高數字化閱讀的質量和水平,組織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加強全民閱讀宣傳推廣,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實施。
 
此外,《規劃》還根據這十個主要任務分別列出了十個專欄,確定了28個全民閱讀重點工程和項目,通過這些能夠落在實地、取得實效的重點工程和項目,帶動各地各部門再實施一大批子工程、子項目,從而有力帶動全民閱讀的各項重點工作。
 
通過《規劃》的具體實施,最終實現到2020年,全國所有。ㄗ灾螀^、直轄市)都應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協會,50%的地級市應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協會。所有。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都有品牌活動,80%以上的縣(區)有品牌活動。
 
“全民閱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司長周慧琳在談到《規劃》時曾表示。
 
的確,閱讀是人們基本公共文化權益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建設經濟強國、文化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都離不開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離不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而推動全民閱讀,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和手段。
 
穩步推進 補齊閱讀短板
 
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大工程。其中,有一些“短板”需要特別關注。
 
首先便是地域的差別。比如在中西部偏遠地區或者農村,由于信息閉塞、圖書供給不足、人們文化知識水平有限、思想認識不夠等因素,往往很難推進全民閱讀。
 
盡管國家也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了大量支持,然而農家書屋書籍資源不足、內容單一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這既造成了資源浪費,也無法達到提高當地居民文化素質的要求?梢哉f,如果這塊“短板”不補齊,全民閱讀就是一句空話。
 
此次《規劃》明確,要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加大城鄉基層全民閱讀設施的建設力度。與此同時,提出實施農家書屋提升工程的詳細“路線圖”,以更好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
 
當然,少年兒童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另一塊“短板”。建設書香社會,必須從娃娃抓起,從少年兒童抓起。然而對少年兒童而言,目前的社會現實卻讓閱讀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追求高分、升學率的競爭壓力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少年兒童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形成閱讀習慣。一切為了分數,一切為了升學,他們已然成為了學習的“機器”。
 
在《規劃》中,少年兒童閱讀成為全民閱讀工作的重點。“少兒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要從小培養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
 
為此,《規劃》提出要大力建設“書香校園”,通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濃郁的閱讀氛圍,開展多姿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推動書香校園的形成。
 
同時,倡導建立“書香家庭”,通過家庭閱讀、親子閱讀,營造書香氛圍,培育良好家風,促進兒童自然而然地習染閱讀、愛上閱讀,進而樹立終身閱讀理念。
 
創新社會 “讀”具匠心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不難看出,正是因為閱讀的廣泛普及,加速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書籍和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在經濟新常態下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中,文化對創新的引領和驅動作用尤為值得重視和關注。
 
為什么有些國家能始終走在創新的前列?除了與科技、市場、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更重要的便是其背后的文化差異。創新離不開文化的有力支撐,文化驅動創新。而一個國家的文化最終還是體現在個人的素質上,而人的第一位素質就是閱讀。
 
就在剛剛結束的2017全國兩會上,“全民閱讀”再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表述上也由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倡導”變為“大力推動”?梢,政府對全民閱讀越來越重視,也讓開展了十余年的全民閱讀活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盡管《規劃》的發布為通向“書香社會”設置了導航,但是也不可操之過急。畢竟,沒有研究、不加區別地推進全民閱讀,只會造成閱讀資源無謂的浪費。
 
在充分研究人們閱讀層次、閱讀習慣以及閱讀需求的前提下,做好差異化、精準化的推進,按部就班,才有可能實現《規劃》制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知識是進步的階梯,唯有不斷閱讀才能不斷進步。當全民閱讀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并有條不紊地推進時,書香彌漫,讀書成風,“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也許并不遙遠。■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3月刊 政策)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