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時間:2018-5-25 7:49:21
|

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個很大的優勢和特色在于往往由兩個實驗室甚至數十個實驗室合作研究與聯合攻關。但如今,因為更多地強調單個實驗室的貢獻,而使合作研究變得相當困難。
由于生命現象的高度多樣性以及生命系統的本質復雜性,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飛速發展,單個研究課題越來越深入,實驗和數據分析的體量和工作量也越來越大,需要的研究系統也越來越復雜。這時,不同實驗室之間的長期合作研究能夠極大地加速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展,使之更早地應用于臨床。
同時,當前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總體上還落后于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科研機制應該更多地鼓勵不同實驗室之間進行深度合作,而不是通過一些規定限制合作,甚至“拆了合作的臺”。這樣,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才能更早地實現追趕和超越,研究成果才能更早地造福于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我深感蒲慕明老師提出的一個想法非常好也非常重要,即對于那些重大、原創性的、兩個實驗室(或者多個實驗室)之間確實有實質性深度合作的研究工作,不僅不能給每個實驗室只算1/2的成績,還要給予每個實驗室大于1的成績權重,以鼓勵不同實驗室之間的合作,加速中國生命科學研究和世界生物醫學研究的步伐。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8年4月刊 感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