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朝陽 記者 唐琳 來源: 發布時間:2018-8-1 14:56:28
共筑美麗“橋溝夢” 助力脫貧攻堅
——北理工探索高校精準扶貧新模式

 
2018年7月14日,這一天的山西省方山縣橋溝村似乎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村小學的廣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原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北京理工大學方山暑期學校開學的日子。一大清早,眾多家長就迫不及待地帶著孩子從方山縣各地趕來報名。
 
“去年就有這樣一個項目,我們也帶著孩子去參加了,今年學校更是開通了網上報名。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信心。”熙熙攘攘的報名現場,一位正在填寫報名表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
 
對于暑期學校受到如此“追捧”,橋溝村第一書記劉偉光也顯得十分欣喜:“對于大家能夠積極報名參加暑期學校表示熱烈歡迎,大家能有這樣的熱情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2015年8月21日,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八家單位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北理工作為新增的22個中央扶貧單位之一,定點扶貧山西省方山縣。
 
暑期學校僅僅是北理工精準扶貧整體工程中的一個縮影。3年來,北理工著力發揮高校優勢,在教育扶貧、智力扶貧和產業扶貧等多方面齊發力,探索出了高校精準扶貧的新模式。
 
教育幫扶
 
2016年暑期起,北理工開始派遣覆蓋學校多個專業學院的師生團隊前往北理工方山暑期學校開展支教工作。兩年來,共有288名北理工師生在暑期學校開展了思想教育、專業教育和課外教育,累計培訓農村中小學生近1554人次。
 
2018年暑期剛至,北理工就迅速組建起一支涵蓋外國語學院、設計學院、自動化學院和材料學院等8個學院的80余名學生,趕赴北理工方山暑期學校進行暑期支教。
 
“這已經是我第四次來到方山縣了,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活力。每次看到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和歡樂的笑容,自己心里也充滿了正能量,覺得和他們在一起自己越來越年輕。”北理工設計與藝術學院輔導員歐陽哲告訴記者。
 
北理工記者團“聚焦精準扶貧”赴方山暑期社會實踐團指導教師王朝陽介紹,暑期學校的課程為期兩周,內容分為四個版塊,分別為藝術體育、國學文化、未來科學家和快樂校園。
 
呈現在記者眼前的這份暑期課程安排表確實可以用“精彩紛呈”來形容:來自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同學帶領孩子們體驗了剪紙、軟陶、書畫等傳統藝術形式;自動化學院的志愿者為孩子們講解了機器人、無人機、智能車的基礎知識并提供了觀摩機會;材料學院的同學們以數學為基礎面向孩子們開展了邏輯思維訓練;外國語學院的小老師們則基于影視作品等形式帶孩子們了解了英語文化……豐富多樣的課程讓孩子們擁有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我最想學習的課程就是英語,我覺得我的口語還不錯。”當被問到最喜歡暑期學校里的哪一門課程時,一名小同學興致勃勃地說到。
 
其實,在加強“支教”方面,除了打造暑期學校這一教育基地外,北理工還特地組建起了研究生支教團,連續選派優秀研究生赴方山縣開展為期一年的志愿服務。2016~2017年,北理工共選派16名志愿者到崗開展支教,支教團成員新穎的教學方式以及活潑的教學課堂深受學生歡迎。
 
在此之外,加強“助教”,支持教育事業發展也是北理工在教育扶貧上的一個有益嘗試。
 
2017年,北理工教育基金會聯手方山縣愛心志愿者協會共同設立了方山縣“理工夢想”精準扶貧助學金公益項目,每年投入10萬元,資助品學兼優的農村貧困生,以期改善當地貧困家庭中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條件。兩年來,共有75名貧困生獲得“理工夢想”精準扶貧助學金。
 
此外,北理工還通過愛心募捐,籌集助學資金和圖書,在方山縣建立“徐特立圖書室”“愛心書屋”以及“方山北理工暑期學校愛心廚房”等多個教育實踐基地。
 
在傳統的“支教”“助教”等教育扶貧形式之外,北理工還創新性地通過“繼教”來提升定點扶貧對象的內在發展能力。
 
比如,北理工繼續教育學院與呂梁學院、方山職中就遠程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簽訂了合作協議,在呂梁學院設立遠程教育中心,并在方山縣設立分教育中心,用來開展遠程學歷學位教育,提升呂梁地區特別是方山縣地區人員素質水平。同時,組織開展領導干部素質提升班,開展“走出來”“請進去”“送上門”培訓,100余名黨政干部從中獲益。
 
量體裁衣
 
如果說開展教育扶貧行動的目的是為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那么開展產業扶貧行動則是為了持續提升“造血”功能。
 
在此之前,方山縣確立了打造“三橫一豎”的產業布局——“三橫”即北部的生態畜牧經濟區、中部的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區以及南部的工礦業和現代服務區;“一豎”即由北向南沿北川河城鎮化帶建設。
 
對此,北理工聚焦方山縣具體需求,精準發力,針對“三橫一豎”發展規劃,牽線搭橋,積極聯絡,以肉牛養殖和電子商務為支點,撬動縣域特色產業發展。
 
北理工根據方山縣在北部地區發展生態畜牧養殖的規劃,發揮校友資源優勢,積極促成方山縣引進恒都農業集團,開展肉牛養殖、加工、銷售等方面合作。
 
2016年11月22日,雙方在北理工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肉牛收購的基礎上開展肉牛育肥、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合作。目前,恒都農業集團已收購方山地區肉牛8批1000余頭,每頭牛增加收入超過了1000元。
 
電子商務被認為是方山縣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此,北理工依托學科優勢,派駐掛職干部對方山縣開展了電子商務頂層設計和規劃。
 
在具體推進方面,北理工指導成立電子商務協會,組織開展電子商務培訓,指導建立電子商務村級服務站,發起“眾籌扶貧大賽”,項目惠及36個貧困村的3.2萬人;組織中央駐晉掛職干部在國家扶貧日開展“品味呂梁太行、縣長攜手代言”推介活動,打通農特產品網上銷售新渠道,助推經濟發展;建立“方山網商圈”農特產品整合平臺,開展農特產品展銷,推進農特產品走進北京高校,成功申報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爭取到項目資金1850萬元。
 
與此同時,北理工還致力于探索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同步提高的“橋溝途徑”。
 
如今,在北理工專業團隊的建議下,橋溝村利用新開墾的110畝土地,按照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蘋果、山楂、柿子、棗等10種果樹6268株,并在果樹之間種植柴胡等中藥材,散養2000只蛋雞,構建了完整的果園“生態鏈”,成功打造了“林畜結合”的立體性采摘果園。
 
在北理工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定點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山西省負責同志曾多次調研北理工精準扶貧工作,對其務實管用的措施和立竿見影的成效給予了肯定。
 
扶貧融真情,愛心無止境。為了能將北理工定點幫扶方山縣工作推上新的高度,2017年5月21日,呂梁市委市政府與北理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呂梁市戰略轉型和脫貧攻堅工作,以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為載體,在決策咨詢、產業發展、科技、教育、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助推呂梁市轉型升級和脫貧攻堅。
 
“總之,未來學校將在已有基礎上,鞏固精準扶貧成果,為實現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以黨支部精準幫扶、發動師生教育幫扶、發揮優勢科技幫扶、引進企業產業幫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開拓思路、注入力量。”北理工校辦副主任鄒美帥告訴《科學新聞》�!�
 
(作者之一王朝陽單位為北京理工大學)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8年7月刊 教育)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