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腫瘤系統生物學,致力于中國特有高發腫瘤的發生發展機制和臨床轉化研究。通過與臨床醫生、病理學家、細胞生物學家合作,將臨床問題轉化成基礎科研可以解決的問題;運用新技術產生高通量組學數據,深入分析挖掘數據提出假設,再經過實驗驗證假設,為腫瘤相關的臨床和基礎問題提供線索,利用多學科交叉融合實現系統生物學的研究閉環。
中國是肝癌患者最多的國家。為了推動肝癌個體化用藥方案的建立,我們團隊和合作者一起構建了目前最大的肝癌細胞模型平臺和藥物基因組藍圖,研究基因組變異和藥物響應之間的關聯。通過整合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轉錄組測序和高通量藥物篩選數據,建立了肝癌中基因突變、表達與藥物響應的相關性,發現了新的治療靶點和分子標志物,并為索拉菲尼的個體化治療提供了循證醫學證據。
回首曾經的研究經歷,我很清晰地記得自己多年前成為中國科學院一年級研究生時的自豪和忐忑。從那時起,“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院訓就成了我的座右銘。時光見證了我們每位科研人員的成長,也見證著中國逐步邁向科研強國。未來我仍將不忘初心、不負韶華,聚焦系統生物學研究方向,力爭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研究成果,為重大慢病防控作出貢獻。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收錄了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頂尖學術進展,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刊物上發表文章是青年科學家奮斗的目標。作為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一員,我看到很多優秀會員的工作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的期刊上,激勵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進。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青促會成員、更多中國優秀學者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上發表文章,在世界發出中國聲音。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0年4月刊 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