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萍 來源: 發布時間:2020-9-13 4:53:36
淺談“放管服”下科研經費的部門協作管理

   為了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進一步推動“放管服”,各部門修訂并出臺了一系列科研經費管理政策,極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員的科研創新活動。但是,科研經費管理的“放管服”對項目依托管理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直接對接科研經費管理的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兩部門是否能做到“接得住,管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著本單位“放管服”政策貫徹落實的水平。但就目前情況看,部門責權內的工作易處理,部門間的協作工作需改進。本文將探討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在“放管服”中如何發揮協同作用對科研經費進行有效管理。

 

協同進行政策解讀,及時修訂單位制度

 

   盡管“放管服”相關政策在各層面已充分宣傳,但部分科研人員仍未正確理解其含義。具體來說,科研經費的“放”是為了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科研經費自主支配權,但被部分科研人員誤解為“放”就是只要用于科研,即可隨意開支,而忽略了科研經費公共資金的屬性?蒲薪涃M的“管”就是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對科研經費進行精細科學管理,提高科研經費使用的規范性,但有些科研人員會把“管”理解為給科研活動設“障礙”,對科研人員的“不信任”。“服”最好理解,就是不斷提高效能,優化服務水平,但也容易被誤會為“只要科研人員一句話,管理部門就要想辦法完成”。為避免科研人員對政策“初衷”的誤解,研究所從“宏觀指引”和“微觀解讀”兩個層面推進政策的實施。“宏觀指引”就是研究所內涉及科研項目管理“放管服”的所有制度由科研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一同研討并修訂。同時,依托“繼續教育”體系和培訓體系,兩部門聯合對有關人員進行政策解讀的宣講和培訓。“微觀解讀”就是遇到具體問題,兩部門聯合與相關人員進行“面對面”,或者通過包括兩部門管理人員的工作微信群、群發郵件等方式進行具體溝通、解讀,有效避免了“部門之間各執一詞,科研人員無所適從”的局面。

   作為科研經費“放管服”落地承載體的科研經費相關政策,是政府作為納稅人的委托方將稅收轉化為科研經費時提供的相應指引性行動原則?蒲薪涃M涉及到委托方、承擔方和管理方三方面,要避免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則需要管理方承擔銜接功能。項目依托單位的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則是管理方的主要組成部門。因此,兩部門需要在新政策發布之后,及時學習交流,互通學習經驗,形成共識,消除部門間在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信息孤島。為了避免標準不一致,解釋口徑不統一,流程不通暢等問題,兩部門共同對經過部門間“消化”的政策進行深度解讀,內容涵蓋了科研項目申報、預算編制、經費支出、項目結題及結余經費管理等業務,然后對項目組科研財務助理進行聯合培訓。同時共同傾聽一線科研財務助理和科研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部門統一意見并聯合解答問題。

   通過不斷的信息傳遞和有效溝通,顯著提升了科研人員對“放管服”政策內涵的理解,研究所從科研到管理凝聚了共識,即科研經費使用的主體是項目負責人及相關的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既是“權利”,也是“義務”。不斷調整“放”“管”“服”,管理部門的目標是構建既符合科研活動規律又能滿足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要求的科研經費管理體系,通過業務流程的優化整合,實現“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協同進行預算審核,打通預算調整通道

 

   預算管理是一種利用資源增加價值及實現目標的有效方法。優化與完善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可以充分發揮預算的導向作用和協調控制的功能,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績效,組織和協調資源服務與科研活動,從而增強科研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放管服”政策下,預算編制得到簡化,預算調劑權限得到下放,但是預算編制不科學、預算調整不嚴肅、經費支出不規范等問題仍然是經費管理中需要避免的問題。

   在預算編制方面,不同部委來源的項目會存在較大差異性。即使不同來源的預算科目名稱一樣,在標準及支出要求上也存在差異。因此,本單位采取項目申請書及計劃書(任務書)提交之前,預算部分由財務部門和科研管理部門進行雙審核,共同協助項目負責人編制盡量符合科學規律和財務制度的經費預算。為了提高兩部門在經費預算中的服務質量,相關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研究所大型項目的預算編制,或承擔此類項目編制的最終整合任務,積累一線預算編制經驗。

   實踐表明,雙審核制度讓科研人員的預算編制更趨向科學性,避免了后期“濫用”預算調劑權,促進了科研人員對科研項目整體運行的能力,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在大力推動“放管服”的背景下,預算調整的權利不斷下放至項目承擔單位,調整范圍也逐漸擴大。但在實踐中,既要避免科研人員無的放矢地頻繁調整,也要避免科研人員因為流程繁瑣而放棄合理調整。因此兩部門聯合修訂預算調整制度,突出政策重點,使其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優化了預算調整審核流程,形成“研究人員—科研管理—財務部門”最短直線距離流程,部門之間直接對接,避免了“部門銜接不到位,科研人員來回跑”的現象發生。

   總之,兩部門對經費預算和調整的協同管理,能進一步發揮項目依托單位作為管理監督責任主體的功能,提高管理統籌權,協調好放權與監督,目標與措施之間的關系。

 

協同管理項目結題,重視經費合理執行

 

   項目結題驗收是指依據項目計劃書(任務書)等,對項目完成等情況進行評議和確認的工作。其中,科研經費的決算是項目驗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服務科研人員做好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兩部門通過“三步走”協同對本年度的結題項目進行個性化管理。第一步是提前半年至一年發送提醒郵件給項目負責人。第二步就是重視對經費執行的監控。不能把對科學的尊重誤解為疏于對科研經費支出的管理,兩部門協同管理才能避免財務部門只做報銷管理,科研管理部門忽略經費過程管理。兩部門以ARP系統及內部信息系統為支撐,及時掌握有關項目的經費執行情況,對于經費執行率異;蚩颇恐С霾缓侠淼捻椖考皶r溝通負責人,必要時執行聯合約談制度。同時,對有關人員加強信息系統使用培訓,提高科研人員對項目資金的自我掌控能力,便于科研人員及時準確了解預算執行情況和經費支出情況,做好項目經費的績效管理。第三步則是協同審核結題經費決算情況,做好后續結余資金管理。具體做法就是經費決算提交之前需要同時提交兩個部門審核,避免兩個部門由于缺乏科研項目的完整信息,影響項目結題的整體進度。在項目提交結題資料并獲得專業機構準許結題的通知之后,科研管理部門會同時通知項目負責人和財務部門,及時與財務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有結余資金的項目進行后續資金管理。這些措施不但提高了科研管理部門對經費的監督管理功能,同時避免了科研人員對財務部門產生“外行管理內行”的誤會。

   總之,實踐證明落實“放管服”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各部門協同工作,協作管理,才能做到放權“自主”和內部“自律”。讓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責權對接流暢,既能使科研項目有序開展,又能使經費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得到有效保障,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0年6月刊 落實“放管服”篇)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