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鑫 來源: 發布時間:2020-9-13 4:53:36
關于進一步解決科研經費“報銷繁”相關問題的若干思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破除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中的繁文縟節,根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方案》(國科發政〔2018〕295號)部署要求,為推動解決科研人員反映的“報銷繁”問題,建立起便捷高效的科研經費報銷管理機制,科技部會同財政部下發了《關于開展解決科研經費“報銷繁”有關工作的通知》(國科辦資〔2018〕122號),通知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以科研經費“報銷繁”問題為導向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樹立服務理念,提供高效便捷的報銷服務,優化管理流程,簡化報銷程序,提升管理效率。

   本文為筆者關于進一步解決科研經費“報銷繁”相關問題的若干思考,希望能為改革政策落實到位拋磚引玉,獻言獻策。

 

 “報銷繁”問題的五種體現

 

   第一,財務報銷細節性強,要求高。雖然科研活動涉及的經濟業務不如企業那樣廣泛,但在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卻也五花八門。并且財務會計專業性較強,這會導致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極易造成諸如采購流程不規范,報銷手續不齊全,原始票據不合規等情況,導致后期報賬困難。另一方面,科研人員在報銷時又需要詳細了解財務制度,熟悉報銷細節,時間成本高,工作效率較低,在實際報賬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和財務人員都苦不堪言。

   第二,科研財務助理制度難以落實?蒲许椖科赣每蒲胸攧罩砟苡行У臑榭蒲腥藛T減輕負擔,但對于很多科研項目來說,聘請長期穩定的科研財務助理意味著需要長期持續的項目成本和費用,而實際情況中,不少體量小、時間跨度相對較短的科研項目,有限的科研經費無法支撐這一長期支出,而臨時的科研財務助理真正上手也需要時間,所以很多時候科研人員依舊只能親自編制項目預算、進行財務報銷和完成課題結題?蒲薪涃M緊張,分配不均,導致通過設立科研財務助理把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財務業務中解放出來專心科研學術這一設想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使得“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成為一句空話。

   第三,管理環節多,流程長。對于科研項目的全流程管理一般涉及多個職能模塊,例如科研、財務、資產、人事、實驗支撐平臺等。各部門在各自分管的職責范圍內獨立開展工作,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各職能模塊更多的是從本模塊的管理效能考慮出發,根據管理需要設置內控環節、審批程序,出臺管理規定,但往往可能出現不符合科研實際情況,各職能模塊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制定的管理制度往往有沖突,或不太貼合實際的科研需要,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給科研經費報銷增加了難度。

   第四,沒有區分科研管理與行政管理。國家對于公務員行政事業單位有很多管理制度,其中一部分制度在科研經費的管理上是不適用的,許多條條框框把科研人員捆住了。例如公務員的國內國際出差管理、會議費管理、公車管理等政策,還有設備政府采購、采購招標等,在科研經費管理上直接照搬,沒有考慮科研活動的特殊性,給科研經費使用套上了枷鎖。

   第五,預算編制不科學。在項目管理中,預算編制是比較專業的事情,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和時間,但實際中科研人員未受過這方面的培訓,所以很難有很明晰的編制方法。而且科研項目與成熟工程不同,科學研究是存在風險的探索工作,需要大量的嘗試和反復的論證,是做哪步成功哪步不成功都不能完全確定的。所以事前要求做出精確的預算編制,甚至限制不同明細科目之間的比例,并且作為未來幾年的使用指南,本身就是一件不科學的事情。

 

“報銷繁”問題的解決思路

 

   首先,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明確科研財務助理的任職要求,崗位職責,規范科研財務助理的聘用、培訓及業務考核,促進財務助理隊伍成長。同時增加相應科研財務助理的經費開支,同時實行以學院或學科組為單位,根據經費體量設置相應的科研財務助理崗位,協助科研人員辦理各項財務業務,其費用由學院或學科組及其所屬主管機構共同分攤,切實解決因科研經費緊張而無法聘請科研財務助理的問題。

   其次,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簡化完善科研管理體系。推動信息化建設,向財務共享中心發展,通過網上報銷,電子流簽審,線上查詢,標準報表導出等支撐系統,實現財務信息共享化,增強財務信息的及時性,提高財務報銷各個流程的反應速度,將科研人員從財務數據和財務報表中徹底解放出來。同時全面清理現有制度,對于冗雜、繁瑣、重疊、模糊、矛盾的部分進行修改和簡化,針對各項流程開展相應的風險評估,明顯不合理或者拖慢效率的控制點要進行調整,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多征求和聽取科研人員的意見,做到業財融合。 

   再次,財務處理標準化。經常發生的業務,如差旅費、材料費、勞務費、會議費等,可以將財務審核環節標準化,由系統自動處理代替手工錄入,通過費用報銷系統與財務軟件的對接,實現電子審批后直接生成會計憑證,提高財務處理效率,降低人工處理出錯風險。在收入和支付環節,將銀行付款信息的維護向業務前段推移,提前維護好收付款方名稱、銀行賬號等信息,在實現銀行支付直聯后,由系統批量處理替代逐筆打款,大幅降低出納環節工作量,提高科研資金運轉效率。

   同時,轉變風險管控的關注點。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將重心由事前監管向事后監控轉變。例如建立報銷誠信檔案,報銷標準,差錯少的在初始分的基礎上加分,相反則扣分,最后根據具體評分來決定事前免審和事后抽審比例,分數越高的報銷越順暢,分數越低的報銷審核越嚴格。通過事前免審來提高效率,而事后抽審則是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這樣能激發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產生的良性循環會有助于對科研管理的不斷松綁。

   另外,采取間接成本補償機制。應該重視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將高智力投入的活動與普通工作活動區分開來,認識和尊重科學研究本身存在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充分考慮在編在職人員的智力投入和管理成本。例如在項目經費設置中考慮科研人員的勞務性收入,允許在編在職的科研人員從項目經費中直接提取智力成本補償,并根據學科特性與實際需求,設定有差別的智力成本補償占比,提高智力成本間接經費占比。

   最后,擴大包干責任制的使用范圍 ,切實解決現行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模式單一,缺乏彈性的現狀。在科研經費的使用上要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賦予科研人員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有條件包干責任制的意義在于將科研人員從冗雜繁瑣票據提交和復雜的審批程序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具體實施例如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研發過程自主調整等。當然只有激勵沒有約束的制度是不完整的,筆者認為在對科研人員予以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同時,也要進行監督,包干責任制中的包干是一方面,責任是另一方面,換句話說就是相應的配套審計和考核制度也要健全,強調“規矩在先、責任自負、科學抽樣、違規必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風險可控和經費效益最大化。 

 

科研經費管理的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創新的日益發展,科研經費必將呈現來源越來越廣,金額越來越大,增長越來越快的趨勢,如何更好的落實科研經費改革,為廣大科研人員減輕負擔,讓科研人員專注研究,獲取更多科研成果也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只有先尊重科研活動規律,認識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中的重要性,摒棄企業管理中成本利潤那一套理念,才能保證和激發科研成果的取得。當然相關的管理配套也需要及時跟上,確保“放管服”后科研管理不亂,使得提升科研項目運行的效率和投入產出有機統一。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0年6月刊 落實“放管服”篇)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