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建 付黎莉 來源: 發布時間:2020-9-13 4:53:36
新會計制度財務核算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的影響

   2015年,為落實“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財政部發布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17年,《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出臺,要求于2019年1月起全面施行。

   此次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目的在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統一并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是順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趨勢、深化我國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財務核算模式的創新

 

   第一,創建了財務會計及預算會計平行記賬的會計核算模式。

   在現行的政府會計制度下,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同時執行預算會計及財務會計兩種會計核算模式;谶@種新的核算模式,會計核算的要素也由此劃分為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以及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兩大部分。分別建立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基礎上的預算及財務會計,有效地將行政事業單位的核算成本進行區別,更清晰地反映了各單位的財務及預算信息,提升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第二,完善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體系。

   雙基礎、雙分錄的會計核算方式下,政府會計報表增加了現金流量表、收入表和財產負債表。財務報表和預算報表的獨立,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及決算報表的編制增加了難度,但同時也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細化的預算及財務信息,有利于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加強預算績效評價。

   第三,健全國有資產及負債的管理。

   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及準則下,不僅擴大了資產及負債的范圍,設置了“政府儲備物資”“受托代理資產”“預計負債”“受托代理負債”等核算科目,同時明確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對所擁有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進行折舊和攤銷。這些變更不僅有利于全面核實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同時更能有效地反映出國有資產的價值,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水平。

 

財務信息化的困境

 

   第一,財務核算軟件功能落后。

   相較于企業單位財務軟件的開發及運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采用的財務核算軟件普遍存在功能陳舊和更新滯后的問題。雖然基礎的賬務處理工作是通過財務軟件進行的,但實質上仍然以人工輸入、輸出操作為主,并未簡化工作流程。而在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雙分錄的核算模式必然會增加財務工作的日常工作量,現行財務軟件無法滿足當前的工作要求。

   第二,財務信息化建設缺乏有效整合。

   目前,雖然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預算編制、資產管理、決算編制等方面都實現了信息化,但各個模塊并未實現有效銜接,各模塊的功能建設仍以自身需求為重,即便設計考慮了與其他模塊的聯系,但實際操作的可行性與使用率并不高,或多半處于未啟用狀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資產信息系統建設中的這種“孤島問題”,嚴重制約了政府會計信息化建設的資源聯動和整合,無法迅速且全面準確地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財務及資產信息。

   第三,財務管理理念滯后,財務人員信息化水平有限。

   由于在先前的政府會計管理模式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處理相比企業單位更簡單,對于財務報告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同時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僅被作為職能服務部門看待,并未產生實際價值。上述因素導致許多行政事業單位,不僅是財務資產管理人員自身,上層領導體系對于財務信息化的建設也不夠重視,并未意識到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便捷性,財務人員的信息化操作水平也普遍較低。

   第四,內部控制建設薄弱。

   雖然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已經逐步引起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視,并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全面開展,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是被動的或者“徒有其表”,并沒有為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財務管理水平、控制經濟活動風險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薄弱也會成為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信息化建設的一大阻礙。

 

可行性措施

 

   第一,更新完善財務軟件。

   適宜及強大的財務軟件是行政事業單位處理好基礎財務工作的基本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軟件首先應當能夠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核算模式下“雙分錄”的核算要求;其次,各行政事業單位應該依據本單位的業務特點,考慮自身的財務需求,做好財務軟件的更新及完善工作。在選擇和設計財務軟件時,應當選取專業性高、后續支持服務較好的軟件公司,因為財務軟件需要根據政策變化及實際需求不斷更新。只有財務軟件的功能使用得到保證,才能為后續一系列財務工作的展開提供保障。

   第二,做好財務資產信息系統的整合及聯動。

   為了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雙分錄”“雙報告”的要求,從財務角度來說,應當將獨立的核算、預算控制、決算編制等模塊的會計信息整合起來,實現多維度的數據查詢與控制,將財務信息從單純的核算拓展到分析決策。從行政事業單位整體角度來說,財務、資產、人力資源等模塊則應當以財務信息為依托,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全面共享。

   第三,加強信息化財務人員的培訓。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財務核算模式,對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有了更高要求。為了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必須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信息化能力的財務人員。上級部門及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積極組織相關培訓。財務人員自身也應當轉變老舊思維方式,盡快掌握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關鍵點,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從而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由單純的核算人員,轉變為單位的經濟分析者與管理者。

   第四,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來提供制度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明確各經濟活動的歸屬管理部門,有效控制各項經濟風險,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水平,為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財務信息化提供切實的監督及督促作用。

   綜上所述,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是順應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重大舉措。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抓住此次改革的契機,重視財務信息化的建設,切實針對各單位現有的問題,從硬件、軟件、制度和內控體系等各個方面,做好財務信息化全面推進工作,保障政府會計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0年6月刊 財務信息化篇)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