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宜瑜 來源: 發布時間:2020-9-13 6:37:43
卷首語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資源的寶庫,海洋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中國是海洋大國,發展海洋科學技術對于建設海洋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逐步提升,我國的海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查清中國海,進軍三大洋,登上南極洲”,這一激勵了幾代海洋人的目標現在已經基本實現,并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科研機構,見證了我國海洋科技事業的起步、創新與發展。1950 年,海洋所的前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島正式成立。70 年來,在童第周、曾呈奎等老一輩科學家的艱苦奮斗下,海洋所從一個從事單一學科研究的海洋生物研究室,逐步發展成為涵蓋海洋科學主要領域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所,在我國海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和高技術研究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工作,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海洋高層次專業人才,為我國海洋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

   黨的十八大作出“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海洋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近年來,我國對海洋科技的投入逐步加大,能力建設水平與先進國家的差距不斷縮小,為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從“跟跑者”向“并跑者”“領跑者”轉變提供了有力保障。

   站在新的歷史時期,希望海洋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科技報國初心、牢記海洋強國使命,深入貫徹落實中國科學院黨組建設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青島科教園和兩所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圍繞“三個面向”“四個率先”戰略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早日建成國際一流的海洋科研機構和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我國海洋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0年8月刊 社論)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