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技術史上,我國科學家在各個領域發明和創造了許多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許多被國際權威機構用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科技成果卻鮮為人知,F選輯部分內容,一起去了解這些載入史冊的科學成就。
【候氏制堿法】化學家候德榜提出的聯合制堿法,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候氏制堿法”。
【熊氏無窮級】數學家、教育家熊慶來在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熊氏無窮級”。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熊氏型函數”。
【王氏大麥】生物學家、教育家王綬在大麥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王氏大麥”。
【曾氏定理】數學家曾炯在抽象代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曾氏定理”。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曾氏層次”。
【湯氏病毒】微生物學家、病毒學家湯飛凡在沙眼衣原體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湯氏病毒”。
【黃氏還原法】化學家黃鳴龍在有機化學反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黃氏還原法”。
【蔡氏核區】生理學家、神經解剖學家蔡翹發現的澳大利亞袋鼠中腦內頂蓋部的一個神經連續關系,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蔡氏核區”。
【馮氏效應】神經生理學家馮德培發現的肌肉因拉長而使其代謝增強的現象,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馮氏效應”。
【柯氏定理】數學家、教育家柯召在卡特蘭猜測研究中提出的命題,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柯氏定理”。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柯氏方法”。
【吳氏理論】物理學家吳仲華提出的“機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吳氏理論”。
【蘇氏錐面】數學家、教育家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蘇氏錐面”。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蘇氏鏈”“蘇氏定理”“蘇氏曲線”“蘇氏二次曲面”等。
【許氏模型】數學家、統計學家許寶祿在參數估計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許氏模型”。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許氏公式”。
【葛氏扭擺】物理學家葛庭燧發明的測量金屬中的內耗裝置,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葛氏扭擺”。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葛氏峰”。
【錢氏方法】力學家錢偉長在圓薄板大撓度問題上提出的以中心撓度為小參數的攝動法,被國際上命名為“錢氏方法”。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錢氏方程”。
【黃氏方程】物理學家黃昆提出的關于光學振動問題的一對方程,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黃氏方程”。
【吳氏方法】數學家吳文俊在幾何定理機器證明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吳氏方法”。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吳氏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等。
【馮氏定理】數學家馮康在有限元計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馮氏定理”。
【陸氏猜測】數學家陸啟鏗在常曲率流形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陸氏猜測”。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陸氏域”“陸氏常數”“陸氏不變量”等。
【侯氏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侯伯宇在非定域守恒流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侯氏理論”。
【陳氏定理】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陳氏定理”。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陳氏素數”。
【王氏定理】數學家王戌堂提出的“ωμ-度量化定理”,在國際上被命名為“王氏定理”。
【侯氏定理】數學家侯振挺在馬爾可夫過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侯氏定理”。
【姜氏空間】數學家姜伯駒在尼爾森數計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姜氏空間”。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姜氏子群”。
【華氏定理】數學家、教育家華羅庚在完整三角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在高維數值積分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
【袁氏引理】數學家袁亞湘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袁氏引理”。另外,他與數學家戴•虹在共軛梯度法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稱為“戴—袁方法”。
【楊—張定理】數學家楊樂與數學家張廣厚在解析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楊—張定理”。另外,還有以他們命名的“楊—張不等式”。
【修氏理論】醫學家修瑞娟提出的微循環對器官和組織灌注的新論點,在國際上被命名為“修氏理論”。
【彭氏一般原理】數學家彭實戈在隨機控制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彭氏一般原理”。另外,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彭氏最大值原理”。
【周氏猜測】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在梅森素數分布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周氏猜測”。
【陳氏文法】數學家陳永川在組合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陳氏文法”。■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吳冬梅選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