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布時間:2022-7-14 1:37:14
中科院科技十年成績單

 

   6月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發布會,對十年來我國科技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總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始終堅持“國家科學院”“人民科學院”的定位,時刻牢記作為“國家隊”“國家人”,必須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自覺擔負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使命,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骨干引領作用,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

   過去十年中,中科院集結精兵強將開展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產出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重大原創成果。在保障國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術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中科院充分發揮體系化建制化優勢,在第二次青藏科考、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北斗衛星、探月工程、火星探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等國家重大任務中勇擔重任;瞄準國家最緊迫的需求,主動部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計劃”、煤炭清潔燃燒與低碳利用、稀土資源研究等一批重大科技任務等。

   2012年以來,中科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25項,全國占比約32%;其中,中科院作為牽頭單位或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6項,全國占比60%。2012年至2021年,在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評選的“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中科院獨立完成或作為重要參與單位完成項目62項,占比62%;在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中科院獨立完成或作為重要參與單位完成項目63項,占比63%。這其中包括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首次在超導塊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率先攻克凱勒幾何兩大核心猜想等“從0到1”的原始創新,建成“中國天眼”“人造太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在國際上領先的大科學裝置,突破量子科學、高性能計算、農業育種、低溫制冷等關鍵核心技術等。

   本期封面文章梳理近十年來中科院在加強基礎研究、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及科研裝備研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的主要成果,展現中科院為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的貢獻。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2年6月刊 社論)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