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 陳彬 溫才妃 來源: 發布時間:2023-5-8 16:36:37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大學副校長唐立新:
服務地方經濟,高校應平衡“行業”與“區域”

  作為東北大學主抓科技規劃相關工作的副校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唐立新對于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話題有著深切體會。

  “以東北大學為例,由于冶金類專業是學校的傳統優勢專業,鋼鐵行業也就成為我們服務地方經濟的傳統領域。”但隨著東北地區的產業轉型,特別是針對學校所在地——沈陽的區域經濟優勢,如裝備制造業、航空制造業等,唐立新表示,學校一直在探索將“服務行業”與“服務區域”統一起來。

  最終,他們找到了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依然是鋼鐵。”唐立新說,因為鋼鐵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上游產業,為下游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它們彼此間既是伙伴關系,也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關系。抓住了“鋼鐵的全產業鏈”這條線,就能將服務行業與服務區域相統一,通過構建制造循環工業系統,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

  他表示,東北大學面臨的處境和做法雖是個例,卻能折射出目前高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引導高校服務地方經濟,但有些高校的工作似乎并未取得滿意的效果。在我看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學校原有學科方向與所在區域要支持的行業之間存在‘失配’現象。”換言之,唐立新說,學校的優勢專業不能為區域優勢行業或急需發展的行業提供足夠支撐,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力度。

  要提升相關水平,高校首先要調整自身戰略方向。在這方面,國外某些高校的做法頗具啟示性。

  比如,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長期以鋼鐵類專業為優勢專業,但為了服務地方經濟,該校積極嘗試在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等領域尋求突破;匹茲堡大學則通過做大做強醫學專業,謀求與區域經濟更好結合。

  當然,地方政府也要認真思考高校的傳統優勢專業是什么,自身發展能否與這些專業形成呼應,并將其轉化為生產力和創造力。“這其實是一個雙方‘相向而行’的過程。” 唐立新說。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我國高校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得愈加緊密,校地雙方間的合作意愿也都在加強,但在一些具體做法上,高校需要進行某些調整,才能更好適應地方的要求。

  “在學校層面,服務地方經濟必須上升到戰略共識的高度,這是高校做好相關工作的前提。”唐立新說,在此前提下,高校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通過有組織科研,避免老師“單打獨斗”。唐立新表示,在服務地方經濟的問題上,教師的單打獨斗不能說一定沒有好的效果,但很容易出現單點化和碎片化的弊端。通過有組織科研,高?梢愿鶕胤浇洕l展的實際需求和行業發展的現實要求,將高校的相關科研力量進行優化配置,對地方經濟形成系統化的支撐。

  另一方面,對教師的考核體系進行某種程度的轉型。具體而言,如果高校充分認可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就應該在績效以及相關政策方面,給予教師不亞于發表論文甚至發表高級別論文的支撐與獎勵,由此調動教師服務地方的積極性。“在這方面,國內高校通過‘破五唯’等方面的改革,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還有較大的調整空間。”

  此外,地方也要給高校從事相關工作留出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不能急功近利。“對于學校來說,取得某項成果要經歷一個過程,急躁不得。一些新成果前期由于缺乏充分的驗證,可能會在后期出現某些問題。這屬于正常現象,需要調整與改良的過程。”唐立新表示,地方、社會輿論等要對此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要尊重科學與技術的規律,不能過分追求目標和結果。

  “校地雙方要建立經常性溝通渠道,彼此尊重,才能讓校地合作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他說!

(原文刊載于《中國科學報》 2023-03-07 第3版 高教聚焦)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3年4月刊 封面)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