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韶勇 張微微 趙鵬舉 來源: 發布時間:2023-9-8 13:27:29
“三級工業診療體系”助力河北“萬企轉型”

  2018年,河北省啟動“萬企轉型”行動計劃。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科創中心)經過幾年的努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探索出了以科技賦能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合作的新模式。通過創新構建“工業醫院”“工業診所”“工業大夫”三級診療體系,依托中國科學院頂尖科技成果和人才資源,在河北省全域范圍內組織對企業開展“把脈問診”“企業巡診”,解決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不會轉、不想轉、不敢轉”的問題,指導企業“往哪轉、怎么轉”,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促進了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和資金鏈的深度融合,有效貫通政產學研金,推動科技成果實現高質量轉化。

 

發揮“導診”“分診”作用

 

  近三年來,科創中心支撐河北省設立“工業診所”102家,共解決企業問題達7萬多個。科創中心在“三級工業診療體系”中充分發揮“導診”“分診”作用,深入一線調研,挖掘企業在生產發展、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堵點、痛點、難點,探尋“對癥”的“工業大夫”,及時解決企業的“心腹之患”和“燃眉之急”。

  河北某高端化學品企業遇到烯草酮連續化生產技術難題,科創中心收集信息后立刻對相關問題進行“導診”,并及時將問題“分診”到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勇課題組,課題組隨即開展烯草酮連續化生產關鍵技術及裝備攻關。有效“導診”和“分診”及時助力企業改進烯草酮連續化生產技術,幫助企業實現年增收3億元。

 

邊“診斷”邊“開方”

 

  科創中心在參與“萬企轉型”過程中,邊“診斷”邊“開方”,面對企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及時凝練科技問題,并通過專家咨詢和科學研判,形成能夠對接創新鏈的創新需求。然后依托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將創新鏈上的科技成果快速匹配應用到企業的實際需求中,提升成果轉化效率。目前已通過院省布局的成果轉化專項和“揭榜掛帥”專項發布科技成果500余項,落地轉化科技成果近200項。

  科創中心通過“工業診所”首診機制,發現河北某制藥企業存在抗生素制造高污染問題后,立即匹配技術創新需求,組織相關專家組成專項課題組進行技術攻關。課題組通過50余次實地調研和多次工程驗證,最終針對抗生素制造高污染問題,成功研發出抗生素全過程綠色制造關鍵技術。隨后,科創中心聯合地方政府組織相關資源與企業開展合作,建成全球最大的新技術生產線,該企業近三年新增銷售額22.1億元、新增利潤2.1億元。

 

構建“工業大夫”人才鏈

 

  科創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人才資源,將1942名專家引入“工業大夫”體系,占比達到40%,有效支撐了“工業大夫”人才鏈構建。

  當前,河北省經濟發展主導產業仍以傳統行業為主,涉及鋼鐵、裝備制造、醫藥、生態、食品等行業,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的企業和產品較多,急需科技創新的外部支撐。

  在此環境下,科創中心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建制化優勢,在全院范圍內匯聚優秀科研人才,補充河北省科技創新人才短板,在“三級工業診療體系”中發揮人才優勢,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充足人才支撐,有效保障了政策實施效果。

  通過搭建人才鏈以及導入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要素,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規上制造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提升至39.4%,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62家,并協助河北省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不斷撬動資金鏈投入

 

  自“萬企轉型”計劃實施以來,科創中心支撐河北省“三級工業診療體系”持續建設完善,幫助企業增收減支170億元,新增企業投資60.56億元。同時,不斷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在推動“萬企轉型”中注重科技與金融相結合,協同河北省相關部門對接金融機構,為工業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撬動社會融資超2萬億元。

  未來,科創中心將深入挖掘整合院所項目資源和人才資源,繼續鞏固拓展工作成效,以點帶面、以企業帶產業;在做好中小企業轉型支撐的同時,聯合龍頭企業組建“工業醫院”,挖掘共性問題和產業難題,凝練關鍵核心技術并協同攻關;在為企業科技賦能的同時,加強金融和市場賦能,注重科技與金融結合,實施“企業成長陪伴計劃”,支撐河北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3年6月刊 學界)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