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云峰 曹瑞 來源: 發布時間:2025-3-1 10:29:9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是我國凍土學和泥石流研究的開創者、冰川學的奠基人,他推動了中國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與環境、冰雪災害、第四紀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統發展了冰川學理論,被譽為“中國現代冰川學之父”。

  早年目睹祖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因此在國家危難之際,施雅風挺身而出、救亡圖存,成為一名中共地下黨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施雅風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傾注畢生心血,書寫了從科學救國到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壯麗篇章。他不僅在科研領域取得矚目的成就,還以廉潔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高尚品格,激勵著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扎根西部、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攀高峰。

 

大公無私 關心愛護同事

 

  中國是山地冰川大國,但對冰川的研究一直處于空白狀態。

  1958年,中國科學院應國家開發西北地區的需求,組建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面向國家需求,施雅風聯合數十家單位,組織7個研究團隊同時考察祁連山冰川,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冰川學專著《祁連山現代冰川考察報告》,促進了我國冰川研究事業的長足進步和發展。

  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面臨經濟困難,這讓初見起色的冰川凍土事業隨時可能面臨解體風險。但施雅風從未動搖,他堅信困難是暫時的,既然從事了一項有重要意義的科學研究,就要堅持下去。

  在中國科學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施雅風繼續在蘭州主持冰川工作。1960年夏,施雅風毅然做出決定,舉家從北京搬遷至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蘭州,為其他科研人員做出了榜樣。

  施雅風二女兒施建平回憶:“我們家一到蘭州,住在乙等宿舍13單元兩間背陰的房間。冬天窗戶被大風吹開,玻璃窗搖搖欲墜,直到母親晚上開完會回來,才關上了窗戶。當時副食品供應不足,很多人都吃不飽,母親浮腫,我和姐姐也患上肝大疾病。”

  據施雅風的同事蘇珍和王宗太回憶,當時蘭州生活用品供應困難,吃飯成了大問題。許多人吃不飽,每天只能靠定量的雜糧面糊糊和窩頭過活,一些人甚至出現浮腫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施雅風拿出自己的工資,買了一籃雞蛋分給大家?蒲腥藛T們都非常感動,許多人把這件事記了一輩子。

 

廉潔自律 做好示范表率

 

  在幾十年的科研生涯中,施雅風始終保持對理想的堅持、對事業的熱愛、對工作的負責,堅持求真求實。他胸懷大局,堅守初心,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

  1978年,方毅在全國科學大會上作報告。施雅風聽完報告后激動萬分,懷著滿腔熱情投入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的建設之中。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施雅風果斷先抓人才培養,提升科研人員的職稱和待遇。

  當時,政策規定所有職工每兩年進行一次考評,被評為一級的可升一級工資。一級的人數按總人數百分比計算,數量有限。那時工資多年不變,升工資早被大家翹首以盼,必須慎重處理考評問題。對此,施雅風說:“大家工資都太低,領導要做出榜樣,不要擠對群眾。”

  最終,所務會議做出決定,5名所級領導均不參加一級的評比,皆定為二級,空出5個一級名額給職工。這一決定執行了4年,其間歷經兩次考評,所領導為職工增加了10個升工資名額。這件事充分展現出施雅風的高風亮節。 

 

傾盡所有 捐資助學助研

 

  施建平回憶,父親一生捐資修建多所學校,資助多名學子,但對自己卻十分苛刻。他一件喜歡的襯衣穿了又穿,領子磨破了還讓妻子把領子反過來縫上再穿,挎包和水杯也用了多年。

  施雅風在南京的住房有90平方米,里面住著施雅風夫婦和施建平一家五口人。盡管稍顯擁擠,但施雅風毫無怨言。1997年,施建平一家搬出后重新裝修了這棟房子,施雅風從蘭州回來看到后十分高興,說“感覺挺幸福的”。

  “子女和他的學生后來的住房條件都比父親的好,但父親仍然喜愛他在九華山大院的老房子。那里離辦公室近,一張電腦桌、幾件從蘭州帶回來的簡樸家具和書架,甚至還有上世紀50年代從北京帶來的藤椅子。父親就在這個房子里完成了多本科學著作的編寫和出版。”施建平說。

  施雅風曾于1997年、2006年分別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甘肅省科技功臣”稱號。他將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獎金中的一部分,用于補充出版學術著作經費及支持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圖書館建設;將“甘肅省科技功臣”獎金中個人可支配的20萬元,捐給希望小學改建破舊校舍。

  不僅如此,施雅風還拿出個人積蓄常年捐助江蘇家鄉的中學,并在甘肅省康樂縣設立沈健女士獎學金,資助貧困地區的女高中生。

  病重期間,施雅風多次表示要用剩余積蓄成立施雅風科學基金,獎勵在冰凍圈學科及其相關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最終,家屬依照他的遺愿,將100萬元積蓄全部注入施雅風科學基金。目前,該基金仍在運作,資助了許多青年科研人員。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施雅風一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勤儉持家、克己奉公,大公無私、廉潔自律。正如他常說的:“科學家的天職是造福人類,而不是把它視作追求名利、升官發財的途徑。”

  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應當永遠銘記老一輩科學家的諄諄教誨,傳承科學家精神,厚植家國情懷,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需求,將愛國奉獻、嚴謹治學、淡泊名利、廉潔自律的優秀品質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4年12月刊 人物)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